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国有控股员工有编制吗

日期: 栏目:科普 浏览:1

国有控股是国企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国有企业2.8万家,其中央企1.5万家,地方国企1.1万家。有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是名副其实的国企大户。然而,这些国企大户的盈利水平却非常低,平均利润只有2.1%左右。这意味着,即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国企,也存在亏损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国有控股员工有编制吗

国企是有编制的。

国企编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国企正式员工,也称编内员工、正式工,二是劳务派遣协议工,其他几种编制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国企编制理论上不关国家财政什么事。银行编制是国企编制的一种。银行的正式工,就是与银行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

享受着合同规定的正常工资、各种福利补贴以及绩效奖金,还有很多的晋升机会。银行的派遣工,即派遣合同只和派遣公司签合同,相当于临时工。派遣公司派遣你到银行工作,银行把工资奖金划给公司再给你。通俗点讲,就是你在银行里上班,但不是银行的职工,只是派遣公司派遣到银行做辅助性的工作,且还没有任何进入到管理层的机会。

国有独资公司由 *** 全额出资,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以社会公共目标为主,经济目标居次。这类企业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企业和资源类企业。

国有控股公司由 *** 出资控股,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兼具社会公共目标和经济目标,以经济目标支撑社会公共目标。这类企业主要是准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是国企吗

当然是国有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一种形式 国有控股公司由 *** 出资控股,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兼具社会公共目标和经济目标,以经济目标支撑社会公共目标。这类企业主要是准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电子、汽车、医药、机场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企业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通过向国家财政上交股息和红利,间接提供公共服务。如果由于特殊环境,这类企业不得不履行一些公共职能,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国家财政给予补偿。不过,在补偿以后,股息和红利不能免除。当然,通过约定和核算,二者可以相抵。

三:非上市国有控股是国企吗

很多军队转业干部和备考的同学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体制内单位?今天,我将从编制的区别开始为大家陆续做一分享,请

通常所讲的体制内人员是指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人员和国企人员。军队干部转业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双选”实现以上4种身份的转变。4种身份一般属于不同性质的单位,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同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身份鸿沟、又可以交流转任。

首先,弄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

公务员。《公务员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参公人员。参公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指对 *** 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事业人员。一般指使用事业编制的人员。

国企人员。一般指在国有企业中工作的人员。

其次,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最大的区别是4种人员使用了3种不同的编制,分别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国企”编制。

①行政编制,是我国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

②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③“国企”编制。严格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在现行的规则之下,是没有编制的,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一般都属于合同关系,受《劳动法》保护。

公务员,必须使用行政编制,行政编制的数量由中组部核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总量控制。《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人口占比0.55%。由于数量相对稀少,最稳定且掌握了行政资源,常被称为“金饭碗”。

《公务员范围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一)中国 *** 各级机关;(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三)各级行政机关;(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五)各级监察机关;(六)各级审判机关;(七)各级检察机关;(八)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其中,中国有八大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参公人员,一般在具有行政执法权力的事业单位工作,参照公务员管理,享受和公务员一样的职级晋升和工资待遇,但是使用事业编制。因为我们国家体量大、公共事务多,公务员人数不能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但是由于行政编制总量控制、不能增加,就通过法律授权赋予事业单位和人员一部分行政职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符合条件的单位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后进入参照管理。这种制度创新成功的解决了编制数量与事务需求的矛盾。

参公单位一般为:群团中的团委、科协、妇联、总工会,行政机关中的证监会和执法类二级单位档案局、城管执法局、文化执法大队等,以及供销社、贸促会等组织。参公人员虽然与公务员享受相同的职级晋升和薪资待遇,但是由于参公单位性质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不如公务员调动、晋升、交流得顺畅。

事业人员,一般在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的事业单位工作,分为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二类(财政差额拨款)、公益三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一般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如大家熟知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基础性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一般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 *** 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高等院校、非营利性医院等。公益三类是指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如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机构。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有将近140万个事业单位,3600万事业人员。由于比较稳定,且有保障,常被称为“银饭碗”。

国企人员,一般在 *** 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中工作。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不同分为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如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96家为中央国企,四川发展、蜀道集团、四川银行等四川省属国企,兴城集团、成都银行为成都市属国企。按照资金

我们说的"干部"通常指公务员、事业单位中有职务的领导和国企中的管理层。其他如教师、医生、研究员等一般人员不能称为干部,他们有自己的职业职称。

最后,它们的优缺点有哪些?

由于每个单位的区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故这里只讲最主要的优缺点。

公务员。优点:最稳定、有保障,有上升空间,有社会地位。缺点:收入不高,制度较严、责任较重。

参公人员。优点:同公务员。缺点:晋升渠道相对公务员要窄。

事业人员。优点:比较稳定,有保障,比较灵活,自由度较高。缺点:晋升空间不大,有的单位收入较低。

国企人员。优点:较稳定,保障较好,收入较高。缺点:关系复杂,有末位淘汰。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因为面临改革的风险较大,相对公务员来说,职业稳定性要差一些,但是不像公务员一样受到很严格的限制,灵活性、自由度要高很多,可以利用职业资格证书授课、创办公司盈利等多种方式取得正当的额外收入,对不追求仕途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而公务员虽然有成长空间,但是工作责任大,收入又低,面临很多腐败风险,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如一些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和垄断国企。

军转干部在部队工作十几年,远离市场经济,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不及社会人员,且习惯了军队的上级服从下级的组织体系,头脑比较僵化、灵活性不足,在没有很好社会资源的情况下,较难在市场经济中靠自己打拼成功。且现在的国有企业专业性越来越强,军转干部专业不对口,一般在企业中干办公室、党建等工作,很难接触核心经济业务,发展受限。故,对大多数人而言,建议优先选择最稳定的单位。

​​

本文地址:https://caijingdemo.com/kepu/09a954988052653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