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论文十篇

日期: 栏目:常识 浏览:16

摄影技术论文十篇

摄影技术论文篇1

我国的摄影教育从建国起即作为专业美术院校的专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摄影专业或者摄影课程,摄影作为一种教育的同时,也作为一种丰富人们生活的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摄影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社会功能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加强高职院校的摄影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对于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摄影教学同时也被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校园各项文化活动中,对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能够让学生用美的眼光看世界,这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目前高校摄影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摄影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是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的特点,这同样也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领导忽视对摄影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摄影公共课程。

(2)摄影教育手段比较落后。

摄影教学活动中,教育模式主要都是以班级式的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教育手段不够先进,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先进的教育技术并没有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摄影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机制、师资队伍上都与现代化的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相比明显落后,这都不利于摄影教育的实施。

(3)摄影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摄影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利用这一优势,必须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从事摄影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都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反映出教育实质,进一步提高和加强摄影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很多评价机制都是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为主,这一评价机制在实际摄影教育工作中,对于摄影艺术教育的本质无法反映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现行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3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将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以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以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网络交互性、快速的信息传递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摄影教育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摄影的教育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摄影人才的整体水平,进而推进摄影工作的市场化发展,这将对摄影教育,甚至是我国的摄影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网络的优势。

现代网络技术与网络宽带是推动人类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两个重要杠杆。首先,网络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信息传递比较快捷、交互性比较强,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网络是信息时代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工具,开展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分类、选取、识别、分析和加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最后,网络具有很强大的信息资源,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项交互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摄影教育教学质量。我国现在处于网络服务日渐完善的时代,面对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摄影行业的要求。互联网打开中国的大门,这就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加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保障。

(2)发挥网络在摄影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进行摄影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摄影人才。优秀的摄影人才的培养是发展摄影产业的主要动力,也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应尽的义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摄影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完善教学的基础设施,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并大力普及摄影教育。作为摄影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大学生。

1)利用网路资源的贡献丰富摄影教学的内容。

丰富的网络摄影信息资源,可以使学生获取课堂以外的新知识。因此,网络摄影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摄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集合我国著名的摄影家资源,并吸取我国优秀摄影家和评论家以及新一代具有良好摄影天分的摄影新人的加盟,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摄影学习中感受美的熏陶。

2)用网络的交互性活跃摄影教学的形式。

多媒体教学手段一般都是运用超级链接、视频点播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这样沟通比较方便,实现多项交互,增加了教学的效果。在摄影教育中,教师应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微博、博客等向学生介绍关于摄影的相关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和摄影爱好者进行交流。

3)利用网络开放性教学拓展摄影教学的规模。

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价格比较低廉,是很多人在网络上就可以感受到摄影的魅力。同时,使人们接触摄影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更加的方便,有利于高职院校摄影教育的开展和实现。

4总结

摄影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时装摄影 本科 史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55-02

一 时装摄影课程现状

与国际水平相比,当前中国的时尚产业刚刚起步,相关的“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还比较短缺”。从当前国内的时装摄影现状来看,随着国内摄影行业走俏,从事时装摄影的人员越来越多,本土摄影师虽然大多经过专业的摄影教育,但时尚理论基础较弱,创作过程难免唯技术论,画面唯美有余而人文情怀不足,真正有思想、有创意的摄影师寥寥无几。

从高校的摄影教育来看,虽然目前国内艺术类本科高校的摄影课程已较全面地涵盖了摄影技术、美学理论、摄影派别和作品赏析等环节。但时装摄影作为一门较独立的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体系还相对薄弱。目前高校中的时装摄影课程更多的是讲解时装摄影的技术手段(包括曝光、构图、影室技术及后期处理等),而以时装摄影为主题讲述时装摄影观念、历史发展和人文分析的通识课程尚属空白。

二 史论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装产业的发展以及摄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地位得到确立,时装摄影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且已成为当代摄影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分支。从当代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来看,时装摄影不仅记录了每个时期的时装特征,更反映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服装产业经济的变迁,成为现代时尚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因而,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历史有其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的社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装摄影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具有其独特的课程内涵和教学内容,应与纯粹的商业摄影教学有所区别。

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与摄影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一脉相承,融合了西方时装史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内容,又与精英摄影家的努力和时尚媒体的幕后推动不无关联。从社会的因素来说,工业文明和现代时装业的发展是产生和推动时装摄影走向世界舞台的内在动力。换言之,时装摄影是集艺术、技术、商业因素和人文因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审美诉求。了解时装摄影的历史,也就了解了时装摄影各种风格、流派出现的社会原因,对于摄影师捕捉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从人的因素来说,精英摄影师的个人作用不容忽视。自时装摄影诞生至今所涌现的时装摄影大师及其作品引领了当时的时尚潮流,并且为后世摄影师所竞相模仿。讲述他们的生平及作品对时装摄影师的创作是一种启示。从媒介的因素来说,时尚杂志在整个时尚行业中对时装摄影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时尚杂志(如VOGUE、HARPER’S BAZAAR)的幕后推动,才造就了大量的职业时装摄影师,并为现世留下了无数摄影佳作。因此了解时装杂志的历史,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了解杂志对摄影作品评判的基本思路,从而为摄影师从事本行业工作指明方向。

面临众多国际大牌先后涌入国内市场,本土服装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不得不接受市场的挑战。怎样在大牌林立的时装市场中寻得自己的容身之处,怎样把中国元素和文化推向世界将是服装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时装摄影是发掘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最直观的手段。然而同服装设计本身一样,时装摄影在中国一直在走模仿的路线,我们总能在本土服装品牌的产品大片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服装企业和摄影师的功利主义成为制约中国时装摄影行业和艺术创作走向国际化的瓶颈。因此,高校时装摄影课程需要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创新摄影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来说,大学本科教育应当侧重以专业理论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应当与注重应用技能的专科教育区分开。开设时装摄影课程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怎样使用摄影器材拍摄服装模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鉴赏、审美判断的能力以及创意创新的意识。而必要的史论知识和时装摄影美学教育对于提高本科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 史论教学的内容

时装摄影课程的史论部分可以以西方时装摄影历史发展为讲述内容,以摄影通史、西方服装史和现代设计史为参照,通过对摄影技术变革过程、重要摄影师(如理查德・阿维顿、欧文・布鲁门菲尔德、诺曼・帕金森等)及其作品、时装摄影主要流派和风格的总结,帮助学生分析西方时装摄影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人文思潮、社会和商业背景。

如果以时装摄影作品的风格及其体现的人文因素来划分,西方时装摄影的发展可以分如下几个阶段来阐述。19世纪50至60年代:时装摄影形式确立、技术准备时期;20世纪初至20年代:古典主义画意风格;20世纪30年代:户外摄影、职业摄影师出现,现代主义风格;20世纪40至50年代: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纪实摄影风格;20世纪60年代:反传统、亚文化以及色情文化影响下的时装摄影;20世纪70至80年代:多元文化、世俗价值观影响下的时装摄影;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片时代、人道主义、自然主义以及纪实主义风格。

时装摄影课程的史论教学除了对过去的总结,还应包括对现今的认识。即从时尚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与学生探讨时装摄影与时装品牌的营销策略、品牌文化以及大众消费观念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时装摄影的商业和文化之双重本质。对当代时装摄影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代时装摄影的特点和趋势,同时也是一个“拿来主义”的过程,只有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学会时装摄影大师的“精神”,而非“形式”。

四 展望

随着数码相机和电脑图像处理技术的普及,摄影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摄影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活动。摄影技术理论本身,甚至于照片后期处理的手段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们已经不是神秘而晦涩的高深学问。而时装摄影作为一门现代艺术,抑或是一种商业文化则远非简单的摄影技术手段所能概括。基于这种形势,国内本科院校的时装摄影教学增加史论知识和人文修养内容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摄影评论家顾铮老师说:“摄影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视觉人文素养。”时装摄影作为当今炙手可热的摄影门类,亦需要在教育的环节上重视学生艺术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认识了解西方时装摄影的历史过程来探索当今中国时装摄影的发展道路,真正培养有理论、有思想的专业时装摄影人才。

参考文献

摄影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群众摄影;辅导工作;文化馆;群众文化

伴随着相机普及率的大幅提高,使摄影逐渐成为了一种苏特的群众性的艺术文化。在现阶段,摄影及摄影技术能够为社会大众所广泛应用,对于创作的主体、创作的对象、创作的时间以及创作的形式均没有明显的限制,人人均可以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而摄影作为一项越来越受群众欢迎的群众艺术,正确的群众摄影辅导成为文化馆在进行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的重点。

一、群众摄影的发展现状

摄影自1839年诞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摄影改变了人类文化生活、文化传播的方式,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生活进入到了色彩缤纷的群众摄影世界。伴随着科技以及制造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摄影由一种相对奢侈的艺术行为成为今天随处可见的群众文化行为,是摄影艺术的极大变革与发展。当下的摄影文化呈现出一种简洁化、普及化的时代特性。每年各大摄影器材商家都会生产及上市满足市场和人们需求的相机型号,单反、微单、数码相机、一次成像相机等各种各样的型号以及各种不同的价位的选择,使得摄影走入到每个人的家中,而越来越智能的操作,使得摄影操作越来越简洁化;而随着摄影从相机“进入”手机,使得摄影变得和手机同等普及,在生活中只要看到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瞬间都可以拿出手机享受摄影的乐趣,使摄影走向个人。

二、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摄影的辅导工作

(一)辅导群众科学选材

目前群众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大部分群众遵从着真实和艺术的双重标准,摄影的目的不明确,选择题材的范围受到极大束缚。例如在纪实摄影时不考虑叙事而着重考虑光线和色彩的运用是否合理,脱离了纪实摄影中以图像记录历史的目标,无法宏观的考虑纪实摄影的艺术特性等。因此,对群众摄影的科学选材做正确的辅导便是文化馆的第一步。

在科学选材之前,首先应该针对群众摄影爱好者多相对全面的摄影基础理论知识辅。辅导的方式很多,文化馆可以针对该地的情况开设辅导班进行全面的督导,或者是将相关知识制作成摄影基础知识小册子,分发给各位摄影爱好者,再或者在文化馆的官方网站上进行网络教学,开设网络教学班,相关的知识点也可以在网络上自行下载。其次,在铺垫了群面的理论知识之后,对群众摄影进行科学选材辅导。文化馆可以邀请当地的各类摄影大师开设针对摄影选材的交流辅导会,我们无法告诉群众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我们只能为辅导群众奠定夯实的摄影基础。

(二)辅导群众掌握摄影技术

摄影艺术是运用摄影器械以及科技的手段对现实世界进行的平面记录,这就需要摄影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熟练的运用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例如“影调”,即照片的基调,指的是不同亮度的景物在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不同密度,活用影调的变化,可以使照片显示出不同的明暗层次,从而使照片的整个调子达到更为理想的视觉效果,是重要的摄影技术之一。

摄影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习类似于摄影选材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样,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学习,其学习方法可以参照之前对于群众摄影科学选材的建议,但是摄影技术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摄影技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熟练的运用,这就需要文化馆在辅导的过程中进行变通。在系统的对群众的摄影技术进行理论知识辅导之后,我们应该组织摄影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成立一个小型的摄影技术辅导团队,定时定点的举行开放性辅导活动,争取做到对群众的摄影技术做到一对一、一对多的辅导,在实践中让老百姓掌握系统的摄影技术,从而提高其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

(三)积极为群众提供合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合作和交流是虚席的过程中最有效的一提高途径,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快捷的方式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并且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交流摄影的感悟,增加对摄影的热情。几乎所有的摄影名家都喜欢和新进者进行交流,且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许多摄影名家都希望自己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经验所总结出的许多知识能够对新入门者有一定的帮助,这是除了作品获奖之外,让他们颇为自豪的事,也正是摄影这门艺术所特有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便可看出为群众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对于群众摄影的发展十分重要。

文化馆为群众摄影提供交流平台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定期做摄影作品展示,当下的各种规模大小的摄影比赛已经很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吸引群众的眼球,除了来自各行各业摄影人之手的摄影作品以外,我们可以邀请摄影名家进行作品展示,为老一辈的摄影艺术家和新进的摄影新人提供交流的平台,其次文化馆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摄影茶话会等活动为各个摄影人才提供交流平台。除此而外,网络平台也可以积极的运用其来,文化馆也可以组建当地摄影爱好者论坛,定期发起主题以及讨论,积极促进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群众对于摄影的热情。

摄影技术论文篇4

摄影美学是一门研究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审美规律的学问,是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研究的实质主要是摄影艺术与存在的审美关系,以及反映生活的特别的规律和技术措施;摄影艺术与非艺术品摄影的质的区别;摄影艺术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真与美的关系、形式美的规律;运用摄影艺术手段进行构思,增强作品的概括力、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法;运用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等原理,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方法;摄影艺术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美学特点等等。 

瑞典的雷兰德和英国的罗宾逊为代表的摄影家们,19世纪50年代提出了“用摄影来绘画”的观点,主要倡导把“美”当成摄影创作的最高理想,从而去追求含蓄、和谐和典雅,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构图布局、光线影调的追求都酷似绘画。雷兰德用三十几张底片叠放的大照片《人生之路》,在1856年曼彻斯特“重要美术作品展览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确立了摄影的艺术地位。罗宾逊的理论著作《摄影的绘画效果》风靡一时,是摄影美学最早的理论专著。19世纪末,自然主义摄影美学起而对抗上述的绘画主义摄影美学,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爱默生,其理论著作《自然主义摄影》出版后引起轰动。他提倡最接近自然对象、逼真的自然作品才是最理想的摄影艺术作品。这一主张特别强调主题和角度的选择,使普通的对象有美的感觉。推广而之,这样的理论发展成为纯粹的摄影美学,反对模仿绘画,强调摄影作品精细的高清晰度、微妙的层次质感变化和不同于立体感的绘画效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摄影器材的改进尤其是小型相机的应用,以及社会、美学思潮的更迭,纪实主义摄影美学勃兴,它主张尊重摄影特性,发挥摄影所独有的表现力,强调摄影家的个性和独创性,主张真实反映生活而不加粉饰雕琢,这种美学思想至今仍在摄影界占主导地位。 

我国对摄影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撰写的《半农谈影》首倡摄影主体论、本体论、民主论等,他提出“意境说”观点,即把作者的意境要借助照相表露出来;提出的“同情说”观点,要求摄影作品中必须灌注摄影家的审美判断和情感因素,使其“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从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关系出发,提出了“造美说”及一系列原则,也就是演变为今天的摄影艺术形式法则。刘半农还对摄影进行了三种分类,认为第一类是复写的(科学摄影),第二类是非复写的(艺术摄影),第三类是照相馆式的(商业摄影)。蔡元培先生直接把摄影艺术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内容、一个品类来提及,他认为:“摄影术本为科学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传神,参与美术家匠意者,乃于图画相等。”譻 

二、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摄影审美的价值目标与思想方法论,国外学者强调摄影对人的感觉与思维发展的影响,如艾琳的感性整合学说、博克的规则迁移论、帕森斯的观念重构论、苏珊的想象启发论等;国内学者则相对注重技能创作和社会人文价值的凸显。对于摄影艺术审美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状态与认知结构,当前的研究缺乏多层次的思维时空解读与多元一体的心理特征表述,系统的理论概括与客观标准的缺失,是摄影艺术美感的生成机制理论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 

在摄影艺术审美心理学方面,国外学者将摄影艺术与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加以深层贯通,形成了更深广的视域坐标与全息参照系,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灵活的研究方法和更客观精细的科学论据,推动了摄影艺术创作———摄影艺术教育———摄影艺术鉴赏———摄影艺术评论的互补协同发展。然而,国内学者对摄影艺术构思心理的研究非常薄弱,一是缺少美学研究的概念更新与思想模型建构,大多以研究构思的技术方法为主;二是研究的视域局限于单一学科,缺少对审美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艺术哲学和神经科学的借鉴;三是缺少系统化的理论阐释与实证依据。 

鉴于目前对摄影艺术审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认知研究极为缺乏,同时这类研究又是理论发展和社会应用所急需的,本文选择“艺术构思心理”这一审美与创作过程深层交叉的特殊主题来进行理论阐释与作品实证分析。一是从艺术哲学和审美现象学层面揭析摄影艺术的本体论价值,如史密斯和沃特伯格提出的“相似性、表征性和自我指涉性”三种价值象征模式,揭示了摄影艺术超越模仿和再现的相似性模式、向非模仿性的本体价值自显性模式转变的审美本质。二是深化了摄影构图的认识论与技术方法论的理念,如J.H.罗琳关于摄影主体的价值对象化与主客体特征的时空重构,阐明了摄影艺术传达视觉规则与认知观念的深刻作用。三是发展与完善了运用摄影艺术之造型元素与操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如里奇蒙的特殊空间映射理论、索哈尔的虚拟/数字影像与主客体的异质同构学说。四是对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的探索,国内注重从摄影自查内省来阐发美学特征及审美能力,强调摄影家的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和创作思维,如杨恩璞、王振民、李文方等;国外则聚焦于摄影艺术的审美概念、时空范畴、认知结构和内外时空的价值表征方式上,如纳瓦伯的复合影像生成论和马尔科姆的日常经验审美重构论瑏瑠。 

三、不足与对策 

目前主要在六个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对出现的各种流派代表人物、以及行业专业摄影的美学分析没有展开阐述,导致摄影分类含糊,概念骑墙,评判标准混淆,给摄影创作带来了不清晰的导向。二是偏重技术层面和操作过程的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相关的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建构;三是缺少观照摄影艺术的美学新概念和范畴的扩展深化;四是对艺术摄影与实用摄影的审美特征和创作原理缺少辨析及深入的分类研究,致使相关的美学研究与创作研究不免出现笼统含糊和能指错位的状况;五是缺少研究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的思想模型,尤其是国内对摄影理论和摄影美学的研究方法单一陈旧、对目前国外的最新进展及相关学科(如审美心理学、艺术认知心理学、视觉艺术与科学和神经科学等)的理论———概念———方法———实证材料缺少借鉴;六是对摄影构图的客观材料(外在时空的表象形式)研究较多、对主体的主观材料(内在时空的意象形式)的生成方式与呈现手段研究很少。而当代视觉艺术的造型形式创新,则主要依靠艺术家的构思创新、概念更新和感觉形态的内在刷新。

       我们注重对摄影美学的研究,就必须加强对摄影美学理论命题和范畴的意义还原、文化解读与现代阐释,否则,义理研究则将会将成空谈。同时,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研究还可以深入下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也可以开辟一些新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向。首先,发展新概念与新范畴,引人多元灵活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建构新的思想模型和理论框架,提供新兴交叉学科的最新实证依据,推动摄影美学与时俱进、趋于成熟。关于提供观照摄影艺术审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教育的全新思想模型,在国内外都相对缺乏。国家政府部门关于艺术学升门的学术体制决策,把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升级为独立的学科,无疑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传统学科格局已经和正在打破,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机遇。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摄影(部分)归到美术学专业类瑏瑡,但是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院校却将摄影归到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类。这与艺术学界没有真正展现出摄影这门艺术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实绩有很大关系。 

其次,应当结合丰富的作品分析来具体阐释其审美价值、构思机理与方法、艺术教育的认知焦点与内化思路,借此为摄影创作、摄影教育、摄影评论、摄影鉴赏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思想启示。对此,有学者指出,艺术审美与创作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经验操作与技术行为,因为仅靠经验和技术手段是无法解释人的审美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可见,我们需要追根溯源、超越形式层面和技术维度,从审美与创作的内在过程之中提炼审美移情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构思的心理机制,以此指导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摄影家的创作水平和大众的审美素养。(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与注释: 

[1]朱立元:《摄影美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2]龙憙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172页。 

[3]同上,第73页。 

[4]E.Schellekens,Aestheticsandsubjectivity:fromKanttoNietzsche,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004,44:304-307. 

[5]周冠生:《审美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6宿志刚、苏丹:《光影的诗篇———摄影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7]李文芳:《美镜头:摄影审美与表现方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8]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9]杨恩璞:摄影美学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3、112页。 

摄影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普及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对人民群众起到良好的团结凝聚、普及知识以及宣传教化等作用,对于人民群众的心理情况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精神调节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精神质量。而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应用可以有效强化人民的个人素质和艺术涵养,通过摄影技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进行拍摄和展示,使人民能够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同时,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下,摄影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简单化和便捷性,人民能够随时随时进行拍摄,极大扩展了人民的业务生活,不仅使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程度分析

1.审美角度的普及性

在传统的摄影艺术中,人们对照片的使用主要是当作一种身份象征,将其辅助于各项工作活动和必要活动。但是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中,群众对于照片的使用更加多样化,通过照片反映着时代思想,通过照片呈现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照片中静态的事物和人物体现出意味无穷的意境。同时,在摄影艺术的应用过程中,照片主要是作为一种图像形式的信息载体,使人民群众能够对照片内容进行想象和欣赏,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自由评价照片的摄影价值,以致改变了审美角度的规定和具体形式,使摄影艺术在人民群众的应用门槛得到有效降低,在摄影艺术的群众化和通俗化应用条件下,照片既能向人民群众展示现实生活的真实景象,也能够利用照片内容的意境对人们群众的心理精神进行净化,使照片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2.摄影工具的普及性

目前,摄影艺术是一项专业技术上的知识领域,想要实现摄影艺术的效果就必须要利用摄影工具,通过摄影工具的图像拍摄功能反映出摄影艺术的真正价值。一般在传统的摄影艺术中都是利用具备物镜成像功能的摄影工具进行图像拍摄,但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数码成像技术已经取代了物镜成像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胶片图像转变成现代化的数码图像,使摄影工具的使用更具有便捷性、简单性和高质量。同时,在数码成像技术的发展下,摄影工具的组成结构得到了改革性的变化,人民群众再也不需要使用笨重的摄影工具,在数码成像技术和手机设备的融合运用下,具有摄影功能的手机设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摄影工具接近于群众的日常生活,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各种需求。

3.生活记录的普及性

摄影艺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记录,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对人们群众的生活进行记录,所以摄影就是反映群众生活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呈现出群众生活的喜悦和成就,也可以反映出群众生活的悲伤和挫折。在摄影艺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无时无刻的记录着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记录人民群众的生活变迁,使人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自身的生活轨道,使群众能够更加准确的体悟到生活的真实面向,从而有效强化群众对生活的领悟,以此改善群众的生活心态。

二、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措施

1.加强摄影技术指导的创新

摄影艺术是一项具有较高专业性的技术领域,摄影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有效实现摄影的艺术效果。这就需要群众文化组织结合摄影技术的发展对用人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使摄影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保障,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摄影人员的工作规范性,通过高水平的摄影技术指导有效推动摄影技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化。同时,群众文化组织还可以聘请一些具有地方影响力的摄影人员建立摄影培训班,并以群众性质开展摄影艺术竞赛,使摄影爱好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摄影艺术活动中,以此提高摄影艺术在人民群众的宣传效果。就目前来看,群众文化组织的摄影培训主要是以官方教学的角度进行培训工作,未能站在群众立场对培训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以致整个摄影培训无法满足于群众的学习需求。

2.加强摄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的普及过程中,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群众对摄影技术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使群众了解到摄影技术的重要性和特点。首先,可以通过专业的摄影人员进行培训使摄影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主动参与到摄影艺术活动中,以此构建出一个规模化的群众文化。其次,摄影技术的教学人员应充分掌握传统摄影和现代摄影的基础知识,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的个人素质,这对于群众在摄影技术方面的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由于传统摄影技术的教学具有较高的理论性,所以学员可以结合自身对摄影知识的理论进行多角度探索,以此促进学员在摄影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使摄影技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由于传统摄影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不高,在进行传统摄影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并采取科学方式对传统摄影技术和数码摄影技术进行融合教学,使摄影学员能够在传统摄影的原理上过渡向数码技术的图像处理,从而有效促进摄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有效提升摄影教学的整体水平,通过提升摄影技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用价值,进一步促进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应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为摄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加之手机产品的不断更新,摄影像素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现今的上千万,手机摄影的像素基本上能满足群众对摄影艺术的要求,而且手机携带方便,体型小巧,质量轻,只要人们有需要就可以随时进行拍摄。所以,可以通过手机摄影培训教学,提高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当中的普及性。例如:通过手机摄影的照片,可以进行后期处理,并且处理的软件诸多,有美图秀秀、in、天天P图等,并且通过这些P图软件处理后的照片能够达到美观的优势,从而使其照片更加符合群众的心理,达到手机摄影艺术在群众当中普及的目标。

3.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现代摄影教学

在传统的摄影教学过程中,影像基础处理是一项较为严格的教学环节,在整个影像基础处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冲洗操作的环境条件,也要掌握相应的采光调节、焦距调节等等摄影技术。因此,想要提升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在进行摄影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搭建影棚和数字暗房、采购数码设备、采购基础设施等等。同时,为提升教学效果也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教学系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摄影在线教学,并将摄影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结合群众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摄影学员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摄影能力,使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应用能够更加顺利。此外,在进行现场摄影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码摄影的教学,并将课程内容编成PPT文件,以便能够将课程内容转变成图像形式进行高效率的摄影教学,从而在边教边做的教学中使学员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到摄影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效推动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当中普及,能够使摄影艺术的传播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同时还能够达到丰富群众文化的目的。因此,有必要注重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当中的普及,进一步为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基.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的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4,05:164.

[2]钱天明.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普及摄影艺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7:137-138.

[3]魏晓兵.试论摄影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J].大众文艺,2015,14:22-23.

[4]薛水利.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开展路径[J].大众文艺,2015,23:5.

摄影技术论文篇6

进入20世纪,中国照相业这种因循守旧的封闭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庚子之乱后,即使是顽固守旧的清政府也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是提倡新式教育和鼓励留学。受此推动,中国很快产生了一个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阶层,而居于这一阶层最顶端的,就是直接到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留学生。清末民初,大规模的留兴起,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到海外寻求新知。先进而繁荣的西方社会与贫穷落后的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对留学生产生了强烈冲击。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视野审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选择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一个领域投身其中,摄影术便是其中之一。民初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化学的任鸿隽和周仁,对欧美照相术的发达有着深刻感触:“照像之术欧美大学有设为专科以教之者,而以其习之者众也,其照像会社之组织,照像杂志之刊行,照像作品之展览,尤云蔚霞起,所在而有。”2国外的耳濡目染,及国内外照相业差距的刺激,使许多留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始兼修摄影。他们凭借语言和专业上的优势3,大量阅读国外的摄影杂志期刊,从化学、光学、物理、机械等摄影原理方面进行探究。回国后他们仿效欧美国家的做法,通过撰写摄影技术文章、编译摄影理论书籍、开办照相馆、创办摄影杂志报刊、建立摄影团体等,使摄影从技术与艺术的层面以更加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国人面前。

一、撰写或编译摄影书籍、文章

摄影术传至中国的最初几十年,即20世纪以前,国内尚无摄影专门学校和学科,摄影术一般只是师徒相承,有关摄影的书籍很少,且多为初学之用。20世纪初留兴起后,留学生看到“欧美日各国摄影学术之著作,汗牛充栋,多不胜数,其中不乏新知及名著,为国人所未尽详者。”于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语言优势,大量涉猎外文摄影书籍、报刊,翻译介绍在欧美、日颇受推崇的摄影书籍。如首批留童中的吴仰曾,在专攻矿冶化学之时,精心研究摄影。他大量参阅欧美的摄影专著,摘译了美国人阿布尼的《摄影入门》和《简明摄影》,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摄影实践,于1907年完成专著《照相新编》。此书是当时难得的摄影学书籍,成为学习摄影的指南,推进了华北地区摄影的发展4。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从而破除了长期束缚文化传播的政治枷锁,中国的出版业和大众传媒很快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使“民主与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同其他学科一样,摄影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关摄影的书籍不断涌现,而留学生凭借其各种优势,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922年到1923年,留日摄影专家张雨苍完成《摄影制版药品大全》《魔法的摄影术》和《葺相底法》3部摄影专著。曾在德国“律礼斯顿城国立工科大学化学院及摄影学院,专攻摄影学术及与有关系之光化学及胶体化学”的高维祥,利用课余时间写成《摄影学之集成》一卷(即《应用之光化学》一书)。他还利用假期到德法著名工厂实地练习摄影。经过五年的学习,高维祥“对于摄影材料之制造,亦已渐入其堂奥……身居欧土,得德法两国文字语言,浏览之书物愈来愈多,此时对于摄影学术见闻愈博,趣味愈浓。”5 1926年到1933年,他先后完成摄影著作《袖珍摄影良友》《露光指南》《增广摄影良友》《摄影药液之配置》和《新光摄影指南》等。这些摄影书籍当时在国内极为畅销,有的多次再版并发行到海外。

曾获第一个留美药学博士的陈思义,是中国科学社社员,有着“科学救国”的梦想。他从科学理论上探究照相之术,于1926年著成《照相学》一书,在当时国人出版摄影书籍多偏重于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开启了摄影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先河。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化学系的曹元宇,1930年和1931年分别著有《实用摄影术》和《摄影术(百科小丛书)》,在摄影的方法、摄影的选择、露光的标准、取景的研究和显影定影等技术方面加以论说。曾留学美国学习化学的中国科学社社员高,于1936年译出日本人铃木庸生的《照相化学》上下册,呼吁国人不要仅局限于摄影的“技巧”和“艺术”,而应多加强照相科学学理的研究。

在摄影艺术方面,1927年,曾留学法国、业余学习摄影的刘半农出版了《半农谈影》一书。该书是我国最早的完整而有系统性的摄影理论著作,在我国首倡对摄影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研究,对确立摄影的艺术地位,影响深远。曾留学英国师从摄影名家的甘乃光,鉴于国内缺乏“美术摄影”方面的书籍,1930年便翻译了从英国带回来的《美术摄影大纲》。我国美术摄影大师郎静山认为,如学者得此译书,“则吾国美术摄影之进境,拔脚可期矣。”6摄影名家胡伯翔也认为,甘乃光是“技能和学理很完备的,所以能译出这本书,将美术摄影的迷,从此说破……”7。

除出版摄影专著外,留学生还通过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专业技术文章。上文提到的任鸿隽和周仁,1915年在他们刚刚创刊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刊载《照像术》长文,“意在学理上示明其器械物品之构造,复由实验上陈述其器物药品之用法……凡最近照像界之新发明,为吾国所未见者,亦为之介绍于前,使读者按法为之。”8与他们同期就读康奈尔大学工程系的廖慰慈,也在《科学》杂志上刊载《照相术杂记》,介绍了夜景拍摄的技巧、照片镀色和拍摄昆虫的方法等等。张雨苍在广州摄影工会出版的《摄影杂志》上发表了《摄影术略史》《风景摄影法》《印画纸发明史》《底片加厚之化学的变化》《底片发生霞气之理》等论著。留学法国的王凡青,1928、1929年在《天鹏》摄影杂志,连续发表《论柔浑照片之摄影法》《从飞机上摄影》《镜头构影之原理》《摄影谈》等技术性较强的文章。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的钱景华则从照相的机械原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于1931年在《中华摄影杂志》发表《三色一相机》和《摄影术对于机械之研究》等文。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注释:

1.胡伯翔:《中华摄影杂志发刊辞》,《中华摄影杂志》1931年第1期。

2.任鸿隽、周仁:《照像术》,《科学》1915年第1卷第2期。

3.近代留学生以习理工科者居多,便于接触与摄影相关的化学、光学、物理、工程和机械等课程,从而了解其科学原理。据笔者所查,在传播摄影术的留学生中习以上科目者占绝大多数。

4.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5.高维祥:《发刊之旨趣》,《摄影药液之配制》,上海新光摄影技术社,1933年,第3页。

6.甘乃光编译《美术摄影大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

7.甘乃光编译《美术摄影大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

8.任鸿隽、周仁:《照像术》,《科学》1915年第1卷第2期。

9.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三联出版社,2011年,第330页。

10.梁得所:《艺术的过程――高奇峰先生与画报》,《大众画报》1933年第2期。

11.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25页。

12.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33页。

13.甘险峰编《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14.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267页。

15.《申报》1924年7月5日。

16.《申报》1925年1月27日。

17.《申报》1932年7月12日。

18.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297页。

19.《申报》1923年12月11日。

20.《申报》1928年5月9日。

21.《申报》1928年8月10日。

22.《申报》1930年6月21日。

23.《申报》1934年8月31日。

24.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25.陈两宜编译《最新实用摄影化学》,世界书局出版社,1947年。

26.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213页。

27.赵俊毅:《中国摄影史拾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60页。

28.《申报》1928年8月11日。

29.甘乃光编译《美术摄影大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

30.蒋齐生:《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摄影美学》,《新闻摄影一百四十年》,新华出版社,1989年,第9页。

31.唐团结:《世界摄影发展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32.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三联出版社,2011年,第314页。

33.《申报》1927年8月10日。

34.《申报》1928年5月9日。

35.《申报》1928年9月2日。

36.《申报》1930年1月9日。

37.《申报》1930年6月21日。

38.《申报》1932年1月17日。

39.蔡元培:《二十五年来之中国美育》,转引自龙熹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40.龙熹祖:《图像与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41.赵俊毅:《中国摄影史拾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72页。

42.赵俊毅:《中国摄影史拾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78页。

43.方汉奇:《中国新闻摄影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82页。

44.《申报》1923年2月25日。

摄影技术论文篇7

摄影是具备记录性的一门视觉性艺术,这是摄影的一项重要特质,而这一特质决定了摄影需介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摄影具备表达传输信息的功能,摄影作品直接体现了摄影对象的客观形象。而在主观方面,摄影具备对摄影师个人情感、思维等主观因素表达的功能。正因如此,摄影在当代艺术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理解“艺术作为摄影”和“摄影作为艺术”的真正内涵是该文研究的关键。

1 艺术作为摄影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摄影诞生的时候开始,就与艺术有着较为激烈的冲突。艺术作为摄影这一艺术理念的提出表达了摄影技术不单单是一门简单的技术,更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完善。在摄影技术和艺术的激烈对抗中,反驳“摄影作为艺术”这一艺术理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一种派别为“据斥派”;另一种派别为“辩护派”,这两大派别持有不同的观点,争议激烈。

其中,“拒斥派”认为摄影跟艺术与生俱来的高贵性不相符,摄影是不具备艺术审美价值的,摄影只是普通庸俗的事务,无法与艺术的神圣相匹配。它以固有艺术审美理念为思想阵地,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摄影与艺术进行融合,认为摄影与艺术之间本不该存在着关联。因此,在艺术领域,没有摄影的一席之地,摄影无法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

面对这一理论,相关摄影工作者开始对摄影进行辩护。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性的辩论中,大多数辩论局限在摄影作为艺术层面的美学思想上,而忽略了艺术作为摄影的社会意义。在摄影与艺术的长期抗衡中,前者逐步地取得了优势与胜利,在艺术领域拥有合法的地位。在影像资料日益增多的当今时代,有部分人仍然抱有对摄影的偏见,坚持认为摄影是一门较为低级的艺术,但这一情况不会影响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存在。

摄影自身具备双重表达形式,即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达,更是对摄影者自身思维与情感的表达。然而正是由于摄影的这一特质,在理解与认知“艺术作为摄影”与“摄影作为艺术”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摄影与艺术的争辩中,摄影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虚假的胜利,这场胜利是建立在一定的代价之上的。

2 摄影作为艺术

根据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将“摄影作为艺术”转变成“艺术作为摄影”只是从单纯美学角度出发,向哲学社会角度进行转变。

在当今社会,影像技术高速发展,所存在的影像资料层出不穷。各种机械化所复制的视像内容极为丰富,例如:广告、电视等。视像在不断增加,与印刷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不同,当代的视觉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人民对文化的感知更多地依赖于影像资料。“摄影作为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思考方式,而这一思考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将摄影的产生只当作为艺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摄影为当代文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将“艺术作为摄影”当成思考角度是一个无法规避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摄影作为艺术”也是一个同样无法忽视的角度,在当今历史发展潮流中,这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在表面上只是简单的词语位置替换,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艺术与摄影”和“摄影与艺术”之间进行明确地区别,同时又进行科学地辩证看待,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作为摄影”发展到“摄影作为艺术”是对摄像工具功能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单从摄影的角度出发,这一发展是不值一提的,因为摄像工具的本职工作就是摄影。而这一发展对于艺术而言,却是发生了质的飞越,而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艺术格局,在新的艺术格局中,摄影占据了主流的地位,而绘画却被更进一步地弱化了。

摄影技术论文篇8

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首先,摄影作品的创作重在立意。立意是确立主题,是要向欣赏者表情达意,传达主题,即要确定创作这幅作品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立意离不开具体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构思方法,这也就意味着摄影艺术的立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着眼于在客观再现的基础上实现艺术表现。另一方面,摄影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立意根据摄影题材的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新闻类摄影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把内容和主题置于第一位,对形式的讲究放在了其次。而艺术类摄影作品的创作固然也需要鲜明的主题,但更需要烘托和渲染主题内容的形式,因此在拍摄之前,就要对所拍摄的题材进行认真的思考,确定作品的主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件作品的性质和质量。

其次,摄影作品的创作要有坚强的技术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摄影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技术高超的艺人。对种类繁多的摄影器材性能的了解,对摄影技能技巧的掌握,对成像效果的正确估计,以及在角度选择、构图取舍、虚实处理、意境追求等多方面的技术修养。如果没有主观上对摄影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做基础,虽然在艺术构思上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技术手段不过关,都很难拍摄出上乘之作,那么,即使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时机,也往往应接不暇,或者根本视而不见,错失良机。只有把光线的运用、角度的选择、构图的设计、影调的搭配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对比、虚实、均衡、韵律等)融为一体,把摄影的技术、技巧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用独特的摄影语言表达出新颖的立意来。

再次,摄影作品的创作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及丰富的情感。1869年,英国摄影家享利・佩奇・鲁宾逊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摄影技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天地,但技术上的进步不一定就等于艺术的进步。因为技能本身无论怎样完备,对摄影的艺术追求来说,它也不会把我们引领到更高的目标。”这就阐明了一个观点,光有技术,没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实践活动,那是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就不能攀登艺术的高峰。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要靠博学,古今中外第一流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不是只专一门,而是擅长几种学问的。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仅是一位蜚声世界的大画家,还是一位人体解剖专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笔锋犀利的杂文,在小说、散文、木刻方面都堪称巨匠,同时他还是一位翻译家。这些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他们的成功,是和他们的刻苦训练和兴趣的广泛分不开的。因此,摄影人不仅要迈开双脚“行万里路”,而且要放开眼界“读万卷书”,不仅要继承中外摄影艺术的珍宝,而且要善于从其他艺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摄影艺术作品不仅有隽永浓郁的“诗情”,而且有赏心悦目的“画意”,不仅有发人深思的“哲理”,更有令人回味的“情节”。

另外,摄影者的情感不只是表现在拍摄时良好的感觉、敏锐的直觉和对瞬间的把握上,而且还体现了摄影者平时对世界的认识感受,理性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上。在直接摄取对象时,心中必须对拍摄对象怀有的敬意,感觉自己与取景器内所看见的事物息息相关,这样拍摄的作品才是内在和外在的两个世界相交融的结果。正如布列松所说:“当我的右眼向外张望时,我的左眼就向心中回视”。

综上所述,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创作,既是作者综合文化知识积淀的再现,也是长期实践与机遇的碰撞。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的观察、理解等,都会自然地在作品中流露出来。

摄影作品是社会语言,它需要欣赏。摄影作品创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欣赏。欣赏摄影作品有如徜徉在一个知识的王国里,可从中吸取养份,开阔视野,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摄影作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欣赏:

一、欣赏摄影作品是一种“再创造”。欣赏,是感觉与认识相统一的思维活动;欣赏,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精神境界;欣赏,是一种心灵的陶冶和净化。真正的欣赏不能只停留在看看照片上,而应是艺术修养的提升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不仅是作品画面的描述和拍摄经过与技巧的介绍,而应是独创性的表现,美感的品味与意境的生发。作为一个摄影人,欣赏摄影作品,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而是在被艺术形象感动的同时驰骋自己的想象,调动生活积累,给形象以视觉上的“补充”和审美上的“改造”,进而激发出“再创造”的欲望。在欣赏摄影作品的过程中,欣赏者的这种“补充”和“改造”是不可缺少的,否则艺术作品的精髓便不会被发现,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就不会被发挥。

二、欣赏摄影作品是理解人生、感悟人生的过程。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欣赏是潜移默化中精神的一次升华,欣赏是受到艺术的感染,又从艺术中懂得人生的重要途径。诚然,欣赏摄影作品,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别,但不论是“仁者”还是“智者”都应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在欣赏中吸取营养,把欣赏作为进行艺术修养、精神升华以及品味美感、拓宽意境的过程。做到这一点,就能从艺术欣赏的感染中去理解人生、感悟人生,这样的欣赏才是真正意义的欣赏。欣赏摄影作品要博览群影,把各种题材的摄影作品都作为欣赏的对象,而且每一次欣赏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

三、欣赏摄影作品的差异性,对摄影作品的赏析要有宽容和包容的精神。摄影作品展示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历史的又有现时的;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既有永恒存在的事物又有转瞬即逝的现象;既有宏观的气势磅礴又有微观的细微详尽。如此芸芸众生都可直观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人们面前。面对如此异彩纷呈的摄影画面,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各有千秋,而且每个人个性心理、生活体验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也带来对同一幅摄影作品的评价和欣赏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存在于当前摄影欣赏评论中,这说明摄影理论、美学标准有待于建树和发展,以取得对摄影作品进行论证、使之接近客观的评价。目前,世界各地的摄影比赛丰富多彩,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评奖结果有时往往出乎意料或不尽如人意。一幅摄影作品在此赛中落选,却在彼赛中获奖,这是因为欣赏者的思想水平、生活体验、审美观点、知识修养、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差异所致。由于欣赏者自身素质的差异,必然带来了对同一幅摄影作品评价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而且是长期存在的。

摄影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摄影艺术;文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22-02

摄影的发明,彻底颠覆了以往人类的视觉体验,摄影在本质上是人的视觉感官功能的延伸,特别是近代数码摄影、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无限拓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的途径。摄影艺术凭着直觉观照就能领悟,不受国家、民族、语言的限制,是世界性的视觉文化。而且摄影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每天我们既是图像的消费者,也是图像的制造者,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有拍照功能,摄影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摄影艺术无可避免的成为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摄影艺术在文化层面主要体现在纪录性,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直观性。

一、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录性

当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摄影就宣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纪录性。绘画再细致逼真,也比不得摄影更真实。尽管起初拍一张肖像照片,需要几分钟才能拍成,被拍照的人必须在摄影机前保持一动不动。但与绘画相比,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摄影从诞生那天起,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无论是平面摄影还是电视摄影,都延续着它的根本特性:纪录性。没有那个技术或艺术的形式,比摄影的纪录性更直接更方便。而和摄影的纪录性直接对接的摄影门类就是纪实摄影。并不是其他摄影门类就没有纪录性,而是纪实摄影是尤其以纪录性为特征的一个摄影门类。说起纪实摄影就自然要提到布列松,这个拿着相机在街头闲逛的法国老头,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而且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纪律性很强的精彩照片。

摄影的纪录性也包括“光学无意识”的特点,它可以把人眼看到的任何事物,任何角落,通过光学镜头,准确无误的纪录各种细节和信息。这将保存大量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数码时代,摄影机进入千家万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拍摄纪录生活中的图像,而且成本很低,不用支付高额的冲洗胶卷的费用。可见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在其纪录性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就纪录性而言摄影具有其它艺术门类无可匹比的优越性。

二、摄影发明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性

摄影术从发明时的专利技术,经历了韦奇伍德的实验、日光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湿版火棉胶摄影、干版的发明等等,从起初的大箱子相机到胶卷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莱卡”单反照相机、“哈苏”单反照相机到尼康FM相机、佳能EOS专业相机。摄影术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和完善。这就把摄影和科学捆绑在了一起。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反过来,摄影也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和摄影文化的繁荣象征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达的程度。

摄影艺术的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摄影科研、摄影理论以及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电视摄影等应用领域,无不体现着摄影的科学精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科学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地纪实,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形态的制约,对于艺术摄影创作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充分尊重拍摄客体、真实表现创作主休,不搞哗众取宠或献媚邀宠的伪艺术,如此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摄影文化中,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是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的。这一点是与其它文化圈截然不同的。在摄影中,每一种捕捉光线的新器具,每一种再现影像的新程序,都可能带来全新的视觉形象,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如全息摄影、航空摄影、立体摄影、水下摄影等等。在摄影文化里,发现就是创作,创作也即在发现,发现与创造是一对亲兄弟,互相争先,彼此有着血缘关系。

三、摄影文化的开放性

没有一种技术和文化像摄影具有这么广阔的胸怀,横跨了科学、技术、理论思辨、新闻、艺术、商业服务、历史、哲学、美学、司法、心理学等种种领域。可以说摄影从发明那天起,先天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模式。摄影艺术是“平民的艺术”,摄影不断的发展,相机操作越来越方便,冲印越来越快捷,摄影向着最广大的社会阶层开放。

婚礼摄影、儿童摄影、毕业摄影、生日摄影、会议摄影等等,具体从事摄影的人数要远远超过艺术门类,如文学、戏剧、绘画等。可以说摄影是创作应用最为庞大的文化活动。

对摄影来说,没有技术的界限,买了相机就可以拍;也没有观赏的禁地,一切感受,一切领会,如人的眼睛,只要能看见,那么摄影就为你敞开,随意的去看,去想。

摄影文化开放与普及,超越了语言的障碍、国家的界限、民族的隔膜。摄影艺术沟通了人类的视觉直观感受和心灵的交流。实际上摄影没有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区别,是整个世界共通的语言。一如音乐,不需要翻译就能被领会。因此,摄影艺术是具有开放性的,而摄影的活力也正式在于它没有,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努力开拓的精神。

四、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开始进入家家户户,特别是数码相机操作方便、即时回看、直接拷贝,摄影文化已经和家庭联系在一起,亲戚朋友在一起合影留念,外出旅游考察拍照留念。尤其是现在手机上集成了照相功能,拍照就像说话一样轻松方便,从彩信到现在的,从博客到微博,看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摄影能够将任何感光的空间形象纪录下来并传播开来。可以说物质借助摄影超越了其时空的确定性,变得超越了时空。而人类的视觉也超越了时空,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可以随意观看“过去的”和“遥远的”事物,某种意义上,人类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借助于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地球上的人们同时感知着世界上的各种变化。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手机,人们使用着各种在线视频,观看各种即时图像。人类的感知范围空前地拓展了,这种拓展所具有的超越属性和未来属性,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

摄影艺术跨越时空的超越性,让人类的视觉无限延伸,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空前广大的层次上形成了全人类共同的感性体验。

五、摄影的客体决定了摄影艺术的直观性

肖像绘画可以看着模特,但没有模特也可以画得逼真。而肖像摄影是肯定要有模特在场。摄影艺术是必须有客体在现场的。摄影艺术的直观性意味着摄影对象的物质存在,这是摄影文化的根本,没有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法摄影,离开了被摄体,摄影自然就中断了。可见,摄影艺术是一种客体必须参与的文化,区别于文学、绘画、雕塑等。这就在摄影美学和摄影社会学上给我们一个提示,摄影艺术表现的是客体,没有对客体的认真研究,必然是摄影理念上的不完整。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也决定了摄影者必须亲眼目睹、必须亲自到达现场。不管是高山还草原,无论有路的还是没路的地方,获得照片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影者到达现场。这是其他艺术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摄影者创作者同时也是见证者,摄影艺术是一种创作主题实感化的文化。无论拍摄内容是具象的还是抽象,都是摄影者自身的真切感受,对题材的追求、灵感的出现、以及在具体的影调、色调、色彩反面的处理,都是摄影者的直观体现。

摄影艺术的直观性还表现在对摄影作品的观赏。无论是冲印的还是数码的摄影作品,都是供人直接用视觉加以感知的。摄影的主体不仅仅是摄影者,而且也包含观赏者。观赏者对摄影作品的鉴赏,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同样的摄影作品,在不同的观赏者眼里,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六、结语

摄影文化就是指一切与摄影相关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带有整体性、宏观性、不可分解性。摄影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通过一副摄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最形象的特征。而摄影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的深厚,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品位。所以一个好的摄影家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所以追求文化根基,应成为提高摄影水平的根本选择。人的文化素质为文化能力奠定了基础,而文化能力又是得到文化理性认识的必然过程,最终理解、认识和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哲学,为摄影的瞬间选择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摄影技术论文篇10

(一)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摄影通常被人们看作普通的照相而已,缺乏从美学视角审视与认知的研究。要认识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可以先从美学概念、起源等切入,明晰审美的本质属性,探究其与摄影的关联。美学一词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他认为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并在艺术中达到完美。摄影艺术,可通俗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是《辞海》中所说的“造型艺术的一种”。摄影艺术是一个较年轻的艺术门类,紧紧伴随着每个时代高新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摄影艺术是一种对现实的高度概括,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影像工作方式。摄影就是作者的一种表达,正如说话是一种表达、写作是一种表达一样。如果说美学是关于感觉和情感规律的科学,摄影艺术的美学价值也就是摄影在人的感觉感知、记录、表现方面所特有的视觉功能以及其所具有的情感表达与创作。应该说,摄影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语言,富有情趣或美,是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之一,二者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

(二)照片信息包含有审美属性普通的照片还不能称之为摄影艺术作品,还必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从摄影的主体而言,拍照者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成为有艺术创作能力的摄影师、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才能成为自觉的摄影艺术作品创作者。其次,就是对于照片必须用符合艺术标准的审美价值来衡量其是否为摄影艺术作品。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摄影的大众化普及为每位拍摄者通往摄影艺术之路奠定了入门基础。随着摄影进入艺术行列,也就产生了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的摄影美学。照片或者说摄影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属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看照片的过程,就伴随有一种审美的心理。即便看普通的人像照片或者风景照,欣赏者也是带着照片真好看、真美这种普通的审美心理的,不要说具有更强艺术性、更高级的摄影作品,以及艺术欣赏者对这种摄影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实际上,照片的审美属性是比较普遍的,尽管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摄影的拍照者或者说创作者的艺术修养也有差别,照片的观赏者或者说摄影艺术的欣赏者的审美素养也有差异。但是,照片包含的信息,摄影的作品的光影、线条、色彩、质感等画面语言以及所表达的主题一定是含有审美元素属性的,和绘画、雕塑等一切视觉艺术一样。

(三)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摄影审美支撑摄影具有审美价值,视觉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我们已经置身一个全球化的影像社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需要具有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来实现,那么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摄影审美支撑。不要把很容易掌握和普及的摄影当成只是随手拍照相,只是玩乐一样的无意义消遣。要看到摄影这种最普及、具有审美元素的拍照在所有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潜移默化影响,要提高其对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方面的价值。同时,把大学生摄影这种非自觉的拍照,通过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方法变成意义更加明确的认知和培育,要从理性认识和科学方法上促进摄影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所应担当的艺术审美功能的实现。

二、摄影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在摄影艺术具有美学价值,且美学是人文精神和情怀的重要载体这样的认知明晰后,摄影可以作为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方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大学应通过各种摄影艺术途径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摄影艺术课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人文教育课程是帮助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历史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终极关怀的情感,除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大的学科专业支撑之外,作为艺术内容之一的摄影艺术也具有通识课程的属性。从教育的本质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教育实践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成为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摄影艺术课不仅是摄影和艺术专业里的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程,也完全应该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体系里对大学生通识美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课程。人文艺术课在大学里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应重视艺术对一个人的成长、创造能力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大学不仅要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才,更应该成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公民。摄影艺术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人文修养,促进其人格完善,包括能力、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让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平衡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摄影艺术技巧和艺术理论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摄影技能和人文精神修养的需要。据调查,法国一些重要的大学几乎都开设摄影教育课,如巴黎大学、里尔大学、波尔多大学等。

(二)大学生的摄影艺术课外活动应该得到加强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学校要在加强艺术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成立摄影学会、协会类组织摄影艺术社团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摄影艺术社团通过开展各种摄影艺术类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摄影艺术实践精神,提高其摄影的创作和欣赏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大学生摄影协会可以把有摄影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摄影技术培训、摄影创作和欣赏讲座,进行摄影创作活动,搞摄影比赛与展览,开展摄影艺术研讨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摄影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摄影技术与艺术水平,提高其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使其更深入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社会活动、关注大自然等,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和社团的摄影艺术教育、实践和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摄影艺术和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谓意义重大。

2.加强以摄影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是知识与文化的殿堂,也是文化创造与培育的阵地,这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决定的。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一定是非常普及和厚重的。因为摄影是视觉语言,摄影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重视以摄影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一个摄影艺术繁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昌盛的大学,大学生受到摄影艺术熏陶、教育、锻炼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摄影艺术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共生与互补的关系。大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摄影艺术也就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反过来,校园文化建设好,摄影艺术兴旺的大学,可以让大学生吸收的摄影艺术养分就更充足,可以更有条件培育其摄影艺术修养,促进人文精神培育。

本文地址:https://caijingdemo.com/changshi/7736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