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

日期: 栏目:常识 浏览: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缩写:PLAN或PLANavy,舰艇前缀:CNS-Chinese Naval Ship或PLANS-PLANavy Shi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上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上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其作战部队——除了海军总部直辖外,分布于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中。海军是海上作战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作战的能力。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外文名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成立时间

1949年4月23日

海军实力

军舰数量世界第一;总吨位第三

下辖舰队

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

现役兵力

23.5万人

作战政策

近海防御

简称

PLAN

历史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9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

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从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军种——人民海军。1989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

1949年11月8日,组建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第二舰大队。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五艘舰艇写下了五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54年,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拨出巨款,采购了苏联制造的四艘驱逐舰;

1962年,第一艘国产猎潜艇研制成功;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71年,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舰服役。

从1971年8月22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首次以核动力驶向试验海区,进行航行试验。

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攻击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舷号为401,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1975年,第一艘国产导弹护卫舰交付部队。从引进到制造,海军武器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71年,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8年开始,人民海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领导我军建设完成了战略性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海军建设的根本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形势下的海军建设与发展更予以高度重视,号召要“建设祖国的海上长城”。

1995年10月,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军委领导集体视察海军部队、观看海上演习并作重要指示,进一步为新时期的海军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民海军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支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海军先后出动舰船20多万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抢险救灾、护渔护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建设、进行海洋测量和海洋大气观测、建设无线电导航系统和其他各种助航标志等任务,为国家海上交通、海洋开发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8年12月26日,南海舰队派出舰艇编队赴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此为中国海军首次向海外投送兵力。

200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六十周年阅兵式,并邀请14国21艘军舰参与阅兵仪式。

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正在亚丁湾执行打击海盗行动的海军护航编队,奉命执行在利比亚的撤侨任务。

2011年8月10日,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苏联未完成航母瓦良格号续建而成)出海进行航行试验,主要测试其动力输出系统。

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号(苏联未完成航母瓦良格号续建而成)正式入役。

中国海军辽宁舰

2013年7月14日,日本防卫省称5艘中国海军舰艇和16艘俄罗斯海军舰艇,于当日通过了位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萨哈林岛之间的宗谷海峡,从日本海驶向太平洋。中俄舰艇没有进入日本领海,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通过这一海峡。

2014年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在东海举行海上协作-2014联合演习。

2014年9月20日解放军海军反海盗护航编队访问伊朗阿巴斯军港,为史上首次中国舰队访问伊朗也是首次停靠波斯湾沿岸。

2013年05月1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战力量,标志着航母部队战斗力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组建大会并授予军旗。舰载航空兵部队作为航母战斗力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海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代表和海军战略转型的先锋,在发展航母事业、建设强大海军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017年6月28日,中国055大型驱逐舰首舰下水。

2019年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于201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4月21日上午,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

202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号驱逐舰归建入列。

2021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

海军编成

舰艇部队

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兵力包括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舰、登陆舰和各种勤务舰船等,它们的任务是消灭敌舰船,破坏敌岸上目标,输送登陆兵员,以及进行海上巡逻、警戒、反潜、布雷、护航、救生等 。

中国海军舰队

中国海军下辖舰队:

北海舰队

北海舰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之一,其前身为华东解放军海军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早的海军部队。是中国海军唯一拥有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队伍。司令部设于山东省青岛市。下辖青岛基地(辖威海、胶南水警区)、旅顺基地(辖大连、营口水警区)、葫芦岛基地(辖秦皇岛、天津水警区)。其中葫芦岛基地为核潜艇母港。北海舰队负责黄海、渤海的防务,主要任务就是守卫北京的海上门户。

东海舰队

东海舰队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最初以上海作为基地。现司令部设在浙江宁波。下辖上海基地(辖连云港、吴淞水警区)、舟山基地(辖定海、温州水警区)、福建基地(辖宁德、厦门水警区)。东海舰队负责台湾海峡南端(广东南澳岛至台湾猫鼻头连线)以北、连云港以南的东海和黄海海域的防务。

南海舰队

南海舰队司令部设在广东湛江。下辖湛江基地(辖湛江、北海水警区)、广州基地(辖黄埔、汕头水警区)、榆林基地(辖海口、西沙水警区)。南海舰队负责台湾海峡南端(广东南澳岛至台湾猫鼻头连线)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防务,维护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权益和岛屿的防卫。

潜艇部队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运输船和大中型战斗舰艇,摧毁敌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还可以进行侦察、反潜、布雷、巡逻和运送物资、人员等。

1951年4月,海军成立潜艇学习队;1952年5月开始修建中国第一个潜艇基地;1954年6月,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宣告诞生。

作为水下突击兵力,潜艇技术装备先进,配套设施复杂。中国已成为能够自行研制潜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人民海军除装备有常规动力潜艇外,还拥有核动力潜艇。航行足迹也已由近海伸向远海直至太平洋 [18]  。

海航部队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敌舰船,破坏敌基地,掩护、支援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的战斗行动,保障海军基地的安全,以及进行侦察、巡逻、反潜、布雷、通信、引导、救生等。

1950年初,海军航空学校建立;1952年6月,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正式宣告诞生。海军航空兵自成立以来,在与敌战斗中,共击伤、击落敌机204架。人民海军航空兵部队已由初建时的单一机种,发展成为拥有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水上飞机等多机种和完善地面设施的强大战斗集群,能够完成近海的防空、攻击、侦察、救护、补给等任务。

1980年1月,海军航空兵实现了由岸基向舰载的突破,结束了只能在近海飞行的历史 [18]  。

岸防部队

中国海军岸防部队,是以岸炮和岸舰导弹为基本装备,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主要遂行海岸防御作战任务的海军兵种。包括海岸导弹部队和海岸炮兵部队。可突袭敌方舰船,保卫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扼守海峡、水道,掩护近岸交通线和己方舰船,支援岸导和要塞守备部队作战等。岸防部队主要由岸舰导弹兵、高射炮兵、海岸炮兵等组成,编有岸导团、高炮团等 [19]  。

海军岸防部队自1950年10月组建以来,单独和协同陆军及海军其他兵种作战400余次,击沉击伤敌舰船70余艘,击落击伤敌机40余架,在巩固海防、保卫近岸交通和渔业生产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8]  。

陆战部队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任务是独立或配合陆军部队实施登陆作战,夺取登陆点和登陆地段,保障后续梯队登陆。

1953年,为了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华东军区以陆军1个步兵团和2个步兵营为基础,组建了海军陆战第1团。1954年12月9日,由陆战团、水陆坦克教练团等合并组成海军第一个陆战师。后因任务变化,于1957年撤销。1979年海军重新组建比较正规的海军陆战部队。1980年5月5日,中国海军首支陆战部队在海南岛组建,成为人民海军作战序列中最年轻的兵种。

海军陆战队现编有陆战步兵、装甲兵、防化兵、两栖侦察兵等兵种,装备有各类步兵自动武器、水陆坦克、两栖装甲运输车、反坦克导弹等武器 。

军舰命名

巡洋舰以上:国务院特别命名。

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

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

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核潜舰:以“长征”加序号命名。

常规导弹潜舰:以“远征”加序号命名;

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

扫布雷舰:以“州”命名;

猎潜艇:以“县”命名;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

训练舰:以人名命名。

辅助船艇: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命名。

海军领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历任司令员

姓名

在任时期

军衔

张爱萍

1949年4月23日至1950年4月14日

上将

萧劲光

1950年4月14日至1980年1月

大将

叶飞

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

上将

刘华清

1982年8月至1988年1月

上将

张连忠

1988年1月至1996年11月

海军上将

石云生

1996年11月至2003年6月

海军上将

张定发

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

海军上将

吴胜利

2006年4月至2017年1月

海军上将

沈金龙

2017年1月 [3]  至2021年

海军上将

董军

2021年

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历任政治委员

姓名

在任时期

军衔

张爱萍

1949年4月23日-1950年4月14日

上将

苏振华

1957年2月-1967年6月

海军上将

李作鹏

1967年6月-1971年9月

海军中将

苏振华

1973年3月-1979年2月

海军上将

叶飞

1979年2月-1980年1月

上将

李耀文

1980年10月-1990年4月

海军上将

魏金山

1990年4月-1993年11月

海军上将

周坤仁

1993年11月-1995年7月

海军上将

胡彦林

2003年6月-2008年7月

海军上将

刘晓江

2008年7月至2014年12月

海军上将

苗华

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

海军中将

秦生祥

2017年9月起

海军上将

军队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中国的武装力量的一部分。简称中国海军,1955年之前曾同时用过中国人民海军的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军内为一个独立军种,级别为大军区级。现有兵力约23万人。其指挥机构为海军司令部,以及海军政治部、海军后勤部和海军装备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的现代化合成军种。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军旗

1949年4月23日至1950年4月间,无正式规定的海军旗。

1950年4月至1992年9月4日间,无正式规定的海军旗,但各舰艇悬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1992年9月5日起,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旗,各舰艇开始悬挂。

军歌

歌名:人民海军向前进(海军军歌)

红旗飘舞随风扬,

我们的歌声多嘹亮,

人民的海军向前进,

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

爱护军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军民团结,

保卫国防。

我们有共产党英明领导,

谁敢来侵犯就让它灭亡!

红旗飘舞随风扬,

我们的歌声多嘹亮,

人民的海军向前进,

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

爱护军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军民团结,

保卫国防。

我们有共产党英明领导,

谁敢来侵犯就让它灭亡!

军服

人民解放军海军55式军服

军官服

55式海军的军官服包括礼服、常服两类,其中礼服按照军官的军衔不同有所区别。根据当年实施的军衔制度,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军官军衔分为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另有准尉的设置。军官的礼服也随之分为将官、校官、尉官三类。

士兵服

人民解放军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度中,士兵的军衔分士、兵2等,包括海军上士、海军中士、海军下士,以及上等水兵和水兵。士兵的新军服设计较之军官服大为简单,但也体现出了苏联化和正规化的特色,其军服类别包括礼服、常服两大类。

人民解放军海军65式/74式军服

1965年5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做出决定,取消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度,自55式军服开始逐渐成熟、完善的各种军衔徽记设计退出历史舞台。与之相配套,5月24日,国务院即公布了一套全新的军服制度,并通知于当年的6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人民解放军军服的命名传统,这套诞生于1965年的军服规范,称为65式军服。

74式海军战士服的军帽改回了55式的苏式水兵帽,春、秋、冬季帽顶藏青色,缀白色牙线,夏季戴白色帽罩,均佩65式的红五星帽徽。帽墙钉一圈黑色飘带,飘带上的文字仍然是简化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但是改成成本较低的金粉印刷,不再使用刺绣。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事实上结束。74式军服再次改进,水兵帽后的飘带得以恢复,同时海军战士夏季增发短袖衬衫。

海军87式军服

人民解放军海军87式军服

军官礼服

增加了礼服是87式军服比85式的重要进步之一,和陆、空军一样,海军的礼服也仅配发给军官使用,根据季节分为夏季礼服和冬季礼服两种,男女军官礼服的式样略同。

军官常服

根据季节,87式海军军官常服也分作夏常服和冬常服2类。

军官夏季常服帽与夏季礼服帽样式基本一致,只是无论将校官还是尉官,帽檐都没有金色嘉禾装饰。夏常服服装的色泽搭配仍然是苏/俄传统的上白下蓝半白服,上衣为白色小开领西服式样,内穿白衬衣打领带(男女军官领带色泽的规范与礼服相同),前襟单排4颗钮扣(女军人为3颗),胸前左右各有1个上贴袋,下摆另有2个下挖袋,衣领处佩戴五星海军锚图案的军种符号,两肩佩戴肩章,军裤是藏青色西服裤。

87式海军军官冬常服的样式,是人民军队传统的中山服,上下均为藏青色。上衣前襟单排5颗钮扣,胸前和下摆4个带袋盖的贴袋,衣领装饰军种符号,两肩佩肩章。女军人的上衣是西服小开领,前襟双排6颗钮扣,下摆2个带袋盖的斜袋。

冬常服配用的大檐帽样式与夏常服帽相同,另外还配发俗称雷锋帽的防寒帽。

身着作训服进行救援演练的海军官兵

作训服

87式军官作训服俗称工作服,也分为夏季、冬季2种。夏季作训服上衣为蓝色小开领夹克式,前襟暗排5颗钮扣,以防止钮扣外露在作训时发生意外,上衣上有4个挖袋,另有臂袋,另外两肩配有软肩章。作训服的军裤考虑到方便使用,采用了裤脚有扣绊的样式。与作训服配套的作训帽采用了直帽墙、平顶、宽帽檐的蓝色半软帽,佩圆形小帽徽。

冬季作训服整体依然是蓝色夹克式,衣领改为开关领,前襟暗排7颗钮扣,有4个带袋盖的挖袋,另有1个臂袋,中腰下摆有抽带。裤脚口有抽带。

除上述作训服外,为满足海军陆战队作战需要,87式军服系列中后期又增加了迷彩作训服,其样式与夏、冬季作训服一样。

人民解放军海军07式军服

海军07式军服

综观07式军服中的海军制服,总体设计上可谓焕然一新,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的设计思路。其中与人民解放军海军此前的各代军服区别最大,也是最为抢眼的,莫过是海军军官的藏青色春秋、冬常服(虽然还称为藏青色,但已经完全不同此前87式等军服制度中,颜色过于偏蓝的藏青色,实际就是蓝黑色)。

人民解放军海军07式军服中另一大特色是一改俄式上白下蓝的半白常服,采用了全白服设计。这套全白色的制服,与87式军服制度中,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官出访时配发的出访服极为相似。根据07式的军服制度看,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夏季常服是短袖的全白服,春秋冬季则已经有了深蓝色的常服,这套仍然称为春秋常服的全白制服,其用途为何,是否会作为白色甲板礼服,还需要观看实际使用的情况。

装备发展

中国早期潜艇6603型

中国海军早期装备的6603型常规潜艇

50年代中国海防力量近乎空白,因此首要问题是在数千千米的沿海建立强大的防御体系。当时大陆沿海很多岛屿仍然由国民党军队占领,这些岛屿扼守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中国海军一直谋求采用潜艇打击或驱走威胁近海作战的国民党大型舰只。

中国猎潜艇的发展历程

从1952年至1962年,中国从苏联引进并自行设计建造了一大批小型高速炮艇。这批小型舰艇在建国初期反袭扰和反封锁,以及护航护渔作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显露出很大的不足。

50年代中期,在引进苏联的6604型猎潜艇后,中国海军对其性能并不满意。主要原因就是6604型猎潜艇吨位偏小,而且设计的战术要求并不适合中国海区和周边态势。

60年代初期,仿制的6604型猎潜艇已经部署在南海舰队,在南海的执勤表明,6604型猎潜艇适航性明显改善,在通常海浪和气象条件下,6604型艇的纵摇和横摇远比62型艇小。自行设计的猎潜艇满载排水量比6604型艇更大,因此适航性有所提高,这也使得作战性能得到改善。

中国导弹艇的早期发展

中国从苏联引进的两型导弹艇分别为6621大型导弹艇和6624小型导弹艇。6621型艇安装4座固定式舷侧П-15导弹发射装置,6624型为2座,以大型水面舰艇为主要作战对象。

海军两栖舰艇的发展

中国两栖舰艇部队主要特点是:50-60年代是侧重沿海、陆军优先、单装投送,70-80年代近海为主、由艇到舰、海军为主、建制投送。装备的规律与作战思想密不可分。

海航战机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花大力气重建海军舰艇部队,同时也开始筹建海军航空兵。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部正式成立,顿星云任司令员。

江卫级Ⅰ型技术分析

1988年3.14海战交火数小时后,在舰炮交战中大获全胜的中国海军编队却主动北撤,这正反映了中国舰空导弹武器落后的问题。这时,中国新一代护卫舰已开始设计。

旅大级的意义和影响

从1949年到建造“旅大”驱逐舰之前的20年,大陆海军一直处于弱势。台湾有驱逐舰近20艘,大陆寥寥几艘老旧驱逐舰无法抗衡,大陆驱逐舰通常只能在近岸水域活动。

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直属的军事院校有八所,分别是:

海军指挥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海军潜艇学院

海军兵种指挥学院

海军飞行学院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出访

“旅洲”级驱逐舰

1985年中国军舰首次走出国门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已经29次走出国门,访问了30多个国家,出访官兵一万余名,出访舰船53艘次。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孟加拉国吉大港。

1995年8月31日,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率“淮北”号导弹护卫舰访问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祝活动。

2002年5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了首次环球航行。在时任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中将的率领下,“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了新加坡、埃及、土耳其、秘鲁、法国等五大洲10个国家及港口。

2005年11月8日,南海舰队副司令员韩林枝少将率领“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印度科钦港和泰国梭桃邑港。在出访途中,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并分别与三国海军成功举行以联合搜救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演习。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在境外与外国海军进行演习,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2006年8月,北海舰队副司令员王福山少将率领“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了美国、加拿大、菲律宾,并首次与美国举行了第一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2007年2月,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邱延鹏大校率“连云港”号护卫舰和“三明”号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参加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举行的“和平-07”多国海上联合军演。这是中国首次派舰艇参加多边海上联合军演,并采取作战舰艇无补给舰伴航的方式进行远洋航行。

2007年7月24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前往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法国4国进行友好访问。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广州”号导弹驱逐舰首次执行编队出访任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了俄罗斯圣彼得堡港。

2007年9月10日,海军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在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副参谋长张学增少将的率领下,先后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受北京奥组委的委托,中国海军出访编队在悉尼奥体中心公园举行了“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签名”活动。出访期间,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在南太平洋塔斯曼海域举行了由中国首次倡导的三边海上联合演习。

战史

“江凯”级护卫舰,是中国最新型的隐身护卫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自组建后,在国共内战与对外海战中有所参与。

国共内战战斗

1955年1月18日-20日:一江山岛战役,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

1958年料罗湾海战;

1965年东引海战;

1965年乌丘海战。

对外军事冲突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以劣势兵力击退南越海军。

1988年3月14日:南沙海战,击败越南海军,占领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个岛礁。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

2008年底,派遣舰队和海军陆战队赴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

航母情结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想象图

1973年10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外宾谈到主权时说,“我们的南沙、西沙被南越占领,没有航空母舰,我们不能让中国的海军再去拼刺刀,我搞了一辈子军事、政治,至今没有看到中国的航母,看不到航空母舰,我是不甘心的啊!”

关于中国航母最早的猜想来自于1985年购入的澳大利亚退役航母“墨尔本”号,当时该舰被中国以废品购入后拆解。

在2007年初,当时的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就明确肯定:“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

前苏联解体后,中国先后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入了三艘退役航母。

2009年3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时表示,中国是惟一没有航母的大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外电认为,中国即将建造的航母与英国开始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吨位和功能类似。

历史沿袭

古代

1、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郑和船队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经过南海、东太平洋、印度洋,到达东南亚、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访问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

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郑和舰队宣扬了明朝国威,扩展海外贸易,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并且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在没有此类的壮举。

郑和船队是郑和下西洋所组织的远航船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规模的远航船队,也是一支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舰队。郑和船队由200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将士二万余名,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远航船队。郑和船队规模之大、船舶种类和数量之多是史无前例的。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宝船,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打过几次漂亮的仗,全歼了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盗集团,把海盗全数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领陈祖义被俘,后来押回首都正法。这是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盗,这一仗打得并不简单。

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中国海军匹敌。”

郑和下西洋船队,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首先,人数多,郑和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有明确记载的有4次。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约明朝军队5个卫,每个卫5000-5500人;从已经看到的《武职簿》,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

其次,船队编制,郑和船队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现在的舰艇部队,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

明帝国郑和船队,在数量规模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在吨位体积上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在装备上更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术、通讯指挥和人员编制等多个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所以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称郑和船队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这样的美喻,也只有郑和船队当之无愧。郑和船队完整地展示了明帝国的实力,当时南洋、西洋诸国看到它的身影,无不显示出对明帝国富裕、强大的向往。

2、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明朝海军——明朝水师

据统计,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朝水师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3、明正德16年(1521年)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在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人发动的海战(史称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4、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朝水师与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海军发生了一场海战——西草湾之战(或茜草湾之役),以明海军胜利告终,葡萄牙人逐渐放弃武力侵华之野心。

5、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在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水师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露梁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史称露梁海战)。最终全歼日本舰队,这次战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打得日本200年国力一蹶不振,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6、1633年7月,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沿海发起了进攻。荷兰人提出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人单独贸易,否则将继续开战,此无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绝,参战的荷兰舰队以及荷兰招揽的50多艘海盗舰队全军覆没。

料罗湾海战是荷兰人在远东空前的惨败,明朝舰队最终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明朝的令旗,否则将被拦截。从此荷兰人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才可以保证在远东水域的安全。这对当时欧洲的海上霸主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

7、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直取台湾。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近代

1、19世纪40年代初,林则徐、魏源首先提出仿制西洋船炮的主张,并将其归纳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2、60年代初,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萌发了仿效西方坚船利炮,创办近代海军的设想;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等先后建议购买外舰建立舰队,得到清政府允准;1862年(清同治元年),李泰国在英国购舰船7艘,与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密谋企图控制中国海军,遭到清朝官员抵制,此一购舰建军的计划破产,李泰国离职;

3、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次年创办福建船政局,打算通过发展造船工业,创建近代海军;

4、1866年,在左宗棠、沈葆桢的操办下,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船政学堂在福州诞生,初名“求是堂艺局”,左宗棠还为船政学堂制订了“校规”,学生食宿免费,公费医疗,每月给银四两,学习期为5年,政府安排工作;当年12月23日,船政学堂首次开考招生105名,最先设立的专业是驾驶,招生不分满汉,年龄初设为12-16岁,后又宽限为20岁。

1867年1月6日,船政学堂正式开学,而校址暂设在福州城内定光寺、仙塔街,又招收造船专业。学堂采用法国教育体制,把船舶工程学校与海军学校合二为一,是一所按技术分设专业的近代高等院校。前学堂学制造,采用法国军港士官学校的科目训练;后学堂学驾驶,采用英国海军的培养方法训练。

在此后的40多年里,船政学堂共毕业学生510名,选送出国留学生四批及零星派出共111人。船政学堂在初创时以洋教习为主,与日意格等外籍教师签订了“五年内包教包会”的协议。洋教习薪水为月200两白银以上,至有千两,高出当时沈葆桢俸禄400两,外教并享有报销回国路费等福利。(源出: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船政研究专家沈岩所著的《船政学堂》)

5、1867年,前江苏布政使丁日昌首先提出建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轮船水师的构想,无事出洋梭巡,有事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联合作战;

6、广东于1867年前后从英法等国购买炮舰数艘;福建凭借福建船政局的造船能力,舰船实力初期发展较为迅速;

7、1870年,福建船政局设“轮船统领”(后改称“轮船总统”),由驻节厦门的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兼任,负责其舰船的操巡事宜。次年制订《轮船出洋训练章程》和《轮船营规》。

8、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渔民被杀,派兵登陆台湾,船政大臣沈葆桢率福建所属军舰前往台湾布防,牵制日军,但未正式交战;此事件为清政府敲响从速建立正式海军的警讯,在奕劻,丁汝昌,李鸿章推动下,清政府决定以稳固海防为国防重点,准备建立水师;

9、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下令由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筹建南北洋水师,每年拨付经费400万两白银,由南北洋分用;为迅速见成效,且为重点防御日本,清政府采纳沈葆桢建议,优先重点发展北洋水师;

10、南洋海军于1879年5月由沈葆桢等奏设“海外兵轮船统领”,以后又称“南洋兵轮船总统”,由江南提督或长江水师提督兼任。1879年7月4日,福建水师成立,为中国最早成军的近代海军力量;到中法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军舰15艘,排水量近1.8万吨,其中有福建船政局制造的“开济”和从德国购买的“南琛”、“南瑞”3艘巡洋舰;木壳巡洋舰“扬武”号是船政局于1872年制成的巡洋舰,为旗舰;舰队多为木壳舰;

11、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向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12、19世纪70年代后,清朝海防重心北移,广东水师力量只能靠地方维护,逐渐衰落;

13、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次年,北洋水师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4、1881年,北洋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5、1884年中法海军在福建马尾交战,又称马江海战,福建水师遭法国军舰偷袭,战舰多被击沉,元气大伤,再未能恢复;

16、1885年2、3月间,法国海军进犯宁波镇海,遭中国海陆军阻击,后被击退,中国取得镇海保卫战胜利;

17、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1886年,张之洞在广州设立黄埔鱼雷学堂;1887年设立广东水陆师学堂,后改名广东水师学堂;

19、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号称远东第一舰队,世界第六;

20、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船舰未能更换新式火炮,航速、射速均维持原貌;

21、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方失利;

22、1895年,刘公岛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3、1895年3月12日,清政府撤销了海军衙门;7月22日,直系总督王文韶奏请裁撤北洋海军315名军官编制;保守派诋毁海军“欲御侮而适以召侮”;对此,湖广总督张之洞、新疆巡抚陶模、钦差大臣刘坤一等开明派则主张整顿船政、恢复海军,惟此方可巩固海防,维护主权;

24、1896年1月21日,直隶总督王文韶调黄遵宪总办北洋水师营务处事宜;当时,北洋仅剩下“建靖”、“康济”号练习舰和“飞霆”、“飞鹰”号驱逐舰(刚从英国、德国购来)共4艘。为了加强北洋海防,清政府从南洋抽调了“开济”、“镜清”、“寰泰”、“南瑞”4艘巡洋舰(均在1900吨以上),及福建的“福靖”号巡洋舰(1030吨)来北洋驻防;

25、1896年7月28日,总理衙门对整顿福州船政提出的意见称:添置机器,聘请外国技术人员造舰,兴办煤铁各矿,培养海军人才,保障经费,派徐建寅来任提调;

26、1898年,中国爆发了戊戌维新运动;维新派主张建立海军局,治铁舰练军事;光绪帝也要求沿海各地兴办水师学堂,培养海军人才;并在变法过程中,向各省筹款188万两来建造舰船;运动失败后,大部分筹款被犒劳荣禄的军队;

27、1898年11月,清政府向德国订购的3艘巡洋舰来华,分别命名为“海筹”、“海容”、“海琛”号,排水量2950吨;

28、1899年,向英国订购的2艘巡洋舰来华,被命名为“海天”、“海地”(后改“海圻”)号,排水量4300吨;不久向德国购买的4艘小型驱逐舰来华,被命名为“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号,排水量243吨;

29、1899年4月17日,清政府重新起用原北洋海军将领,任命叶祖珪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负责整顿北洋海军;2月,意大利派舰6艘来华恫吓,逼迫清政府出租三门湾为海军基地;海军将领认为海军已经恢复了一定实力,可堪一战,使意大利军事讹诈破产;

30、1900年辛丑之变,在大沽作战中,停泊在海口内的“海容”巡洋舰及“海龙”等4艘驱逐舰被八国联军掠去。后“海容”舰被赎回,驱逐舰却被英、法、德、俄四国瓜分;

31、1901年与八国联军订立《辛丑条约》的议和大臣奕劻、李鸿章等人,建议将中国5艘最大的军舰“撤售”,表示中国无对外备战态度,免得引起麻烦,引起了海军官兵的强烈反对,叶祖珪、萨镇冰向朝廷据理力争,才使恢复中的海军免遭夭折;

32、1902年,福州船政局也造出了859吨的驱逐舰“建威”和“建安”号,50吨的鱼雷艇“建翼”号;

33、1905年1月18日,清政府采纳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周馥的建议,委派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叶祖珪总理南北洋海军,统一督办各水师学堂及各地船坞等;7月29日,叶祖珪在上海去世,萨镇冰接任提督职务;

34、1907年5月,清朝陆军部中设立了海军处,将原练兵处军学司的水师科和工部的船政事宜并入。海军处设正、副使各1人。正使虚位,谭学衡任副使,主持处务。初设机要、船政、运筹3司,不久改为海政、船政、筹备、储备、医务、法务六司,各设司长、司副1人,属下有科长、承发官、科员、考工官、艺师、艺士、股长、股员、录事等人员;

35、1909年7月15日,清政府任命载洵、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成立了直属朝廷的筹办海军事务处,原海军处副使任参赞。处以下设军制(规划、考绩)、军政(营造舰船、检校器械)、军学、军枢(人事、文书)、军储(经费、物资)、军防、军法、军医八司及参赞厅,统一指挥南北海军。舰艇划为巡洋、长江2个舰队,程壁光、沈寿堃分任统领。由度支部拿出700万两作为海军开办费,以后每年常备费500万两由各省分认;

36、1909年8月24日-9月24日,载洵、萨镇冰等人考察沿海各省海防及海军学堂、船坞;10月16日,载洵、萨镇冰等乘船赴欧洲考察海军,廖景方、曾以鼎等23人随同前往英国留学海军,载洵一行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的海军学校和船厂,并向意大利订购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1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2艘;

37、1909年4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伏波”、“广金”、“琛航”3艘军舰,乘员共170人,在南海进行了巡逻,查明了西沙群岛的15个岛屿,并在永兴岛上鸣炮升旗勒石为记,捍卫了中国的领海主权;之后,萨镇冰还向清廷提出应每年派舰南巡;

38、1910年1月,载洵等取道西伯利亚铁路回国;8月24日,载洵、萨镇冰乘船前往美国、日本考察海军,参观了船厂及其他海军机构,向美国订购巡洋舰1艘,向日本订购炮舰2艘(载洵所订的军舰,除美、奥、意三国因舰款纠纷或欧战原因而取消外(分别为“飞鸿”、“龙湍”、“鲸波”三舰),其余9艘在民国初年来华;德造驱逐舰命名“同安”、“建康”、“豫章”号,炮舰为“江鲲”、“江犀”号,英造巡洋舰命名为“肇和”、“应瑞”号,日造炮舰命名“永丰”、“永祥”号);

39、海军制定了7年(1909年-1915年)筹办规划,其主要内容为:在7年内,中国海军应添置头等战舰8艘,各型巡洋舰20余艘,其它军舰10艘,水鱼雷艇3队,编设舰队,兴办舰船枪炮学堂及海军大学,发展船厂,建设军港,规定海军征兵区,建立经费预决算制度等;

40、1911年,辛亥革命,海军各处部队顺应革命形势,易帜倒戈,纷纷起义;

4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成立民国海军部,为临时政府九部(南京临时政府共设陆军、海军、司法、财政、外交、内务、教育、实业、交通9部)之一;

42、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继位,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民国海军部也从南京迁到北京石驸马大街办公;海军部设立总长,次长,左右司令,左右司令分别统帅第一、第二舰队;第一舰队辖巡洋舰“海圻”、“海容”、“海琛”、“海筹”号,驱逐舰“飞鹰”、“建康”、“豫章”、“同安”号,炮舰“永丰”、“永翔”号,长官座舰“舞凤”、“联鲸”号,运输舰“福安”号;

第二舰队辖驱逐舰“建威”、“建安”号,炮舰“楚同”、“楚观”、“楚谦”、“楚有”、“楚豫”、“楚泰”、“江元”、“江亨”、“江利”、“江贞”、“江鲲”、“江犀”、“拱宸”、“建中”、“永安”号,鱼雷艇“湖鹰”、“湖鹏”、“湖隼”、“湖鹗”、“辰”、“宿”、“列”、“张”号;

43、1913年2月22日,民国政府下令把长江及各地水师改编为水上警察,结束了清末水师和海军混杂的状况;

44、1913年,参与进剿“二次革命”;

45、1916年袁世凯病逝,北洋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国会和旧约法,引起各路护国军队不满,海军司令李鼎新联合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暨各舰长通电全国,支持护国运动,北洋政府慑于海军的压力,被迫宣布恢复民国元年制定的约法;

46、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当时的海军总长程璧光与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泽率舰南下广州支持护法运动,“海圻”号巡洋舰,“飞鹰”,“同安”两驱逐舰,“永丰”,“舞凤”两炮舰,“豫章”号驱逐舰与“福安”号运输舰,“海琛”号巡洋舰,“永翔”,“楚豫”两炮舰,共10艘,组成护法舰队,支持护法运动;

47、1918年,欧战结束,中国由于是战胜国接受德奥战列舰大小船只30艘,其中有后来命名为“利捷”与“利绥”的两艘内河炮艇,其余多商用或做为运输舰;

48、1918年4月,北洋军阀政府接受协约国的邀请,派出“海容”舰进驻海参崴,与美、英、日、法、意等国军队共同组成对付俄国革命的干涉军,但并未参与作战,一年后撤回;

49、1918年5月19日,在日本帝国主义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同日本政府代表在北京秘密签订了《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日本意图控制中国海军对俄作战,条约1919年结束;

50、1918年2月,北洋军阀曹锟、张怀芝等率军向湖南发起进攻,湘桂联军没有海军,被击败;

51、1921年8月,新任两湖巡阅使的直系军阀头目吴佩孚,在海军支持下再度举兵进攻湖南,逼迫赵恒惕签订城下之盟,并在宜昌击败援鄂川军;

52、1922年1月6日,因北京政府欠饷近一年迟迟未发,海军在江苏扬州十二圩截留两淮盐税,向北京政府施压,经过多方周旋,北京政府作出让步,决定由财政部拿出20万元,江苏督军齐燮元筹集30万元来解决海军饷款;

53、1922年4月27日,鉴于原护法舰队内部派系斗争日趋激烈,闽籍官兵排斥其它官兵常引起冲突,孙中心决定派鱼雷局局长温树德、长洲炮台司令陈策、“肇和”舰副长田士捷、舰队参谋吴志馨等人用武力驱逐闽籍官兵,整顿海军;全部闽籍官兵千余人就被解除武装,押到长洲陆军学堂内;不久被分批送到香港,乘船遣回福建;

54、早在1920年为夺回被沙俄攫取的黑龙江、松花江两江航运权,北京海军部在哈尔滨设立吉黑江防司令部,1922年5月,由于北京海军部财政困难,张作霖乘机活动,终于把江防舰队划归东三省保安司令部,脱离了北京海军部,张作霖开始筹建东北海防舰队;

55、1922年5月9日,孙中山在韶关举行北伐誓师,指挥北伐军7万人分3路进攻江西,但遭到陈炯明反对;6月1日,孙中山从韶关赶回广州以安定后方,孙中山拟召见陈炯明及叶举等人,亦遭到拒绝;6月16日凌晨三时许,陈炯明的部队在广州公然叛乱,以4000余人的兵力围攻总统府及孙中山的住所粤秀楼;孙中山化装逃出,最终在永丰舰避难;广州海军全体官兵通电讨伐陈炯明,拥护孙中山;

29日,蒋介石赶到广州登上“永丰”舰协助孙中山指挥平叛;7月4日,海军总长汤廷光和总司令温树德联合声明“赞成统一”,但要“孙中山下野”;7月10日“豫章”舰担任先锋,“永丰”舰居中,“楚豫”舰殿后,穿过敌军炮火,进入外国租界附近的白鹅潭躲避叛军进攻;7月29日,北伐军在韶关与叛军作战失利后,孙中山离开永丰舰,转赴上海;陈炯明收编了白鹅潭各舰,并重新委派了舰长;

56、1922年底滇军,粤军讨伐陈炯明,组成东西路讨贼军,讨贼军于1923年1月16日进入广州;2月21日,孙中山由上海回到广州,担任陆海军大元帅,并设立了大本营;

57、1923年,温树德在北洋政府拉拢下,叛离革命军,在北京海军部许以军饷诱惑下,先后多艘主力舰返北,北驶的6舰组成渤海舰队;

58、1923年4月8日,“海筹”、“永绩”2舰从青岛驶至上海后,联合驻沪的“建康”舰、“列”艇突然宣布“独立”,这就是令人瞩目的“海军沪队独立”事件,后来有不断有舰船加入;“海筹”舰长许建廷、“永绩”舰长蒋斌等在通电中反对直系军阀“武力统一”全国的方针,赞成皖系的“联省自治”;沪队经费实际由皖系提供;6月,为了根本解决海军经费问题,沪队决定攻占福建沿海地区收取税款,并于次年4月和平占领厦门,在该地设立了闽厦警备司令部;

59、1924年8、9月间,直系齐燮元联合皖、闽、赣等省直系军队8万人打败皖系的浙江督军卢永祥的江浙联军;沪队舰船重归海军部,沪队独立事件结束;

60、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在北方打响,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政变,与奉军联合作战,直系军主力大部被歼,奉军占领天津后,奉系海军接收了大沽造船所,获得所内有一艘新从海参崴购回的破冰船,命名为“定海”舰;东北海军又从日本购进鱼雷艇1艘,命名为“飞鹏”;东北海军海防舰队由此组建起来;该舰队以营口为基地,巡防东北各海口;设立东北海防总指挥部,不久改称东北海军司令部;

61、1925年10月,渤海舰队的官兵闹饷,温树德无法应付,只得弃职逃走;张宗昌派第八军军长毕庶澄前去解决,后来就由毕兼任渤海舰队司令;

62、1926年3月12日,日本海军第十五驱逐队2艘军舰不按事先规定的时间闯入大沽口,与守卫大沽口的国民军发生冲突,各有死伤,日本联合其他7个帝国主义国家向段祺瑞政府中国提出了“抗议”,要求撤销大沽口的海防设施,激起中国人民愤慨,3月18日,北京市民举行反帝游行示威,被段祺瑞派兵镇压,造成了血腥的“三·一八”惨案;

63、1926年,中山舰事件;

64、1929年因张学良欲收回中东铁路路权,双方谈判破裂造成苏军在当年八月全面入侵,使得在庙街事件中有借炮之谊的中苏海军反目成仇,双方爆发了三江口之役;所谓三江口就是黑龙江,松花江与同江的会流处,故亦称同江之役;到了十月卅日,中苏又在富锦爆发海战,中方的“利绥”,“利川”舰先自沉,只有“江亨”舰参战,在激战一小时弹尽后亦自沉;称为中苏富锦之役;

64、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东北失陷,全部的江防舰艇又被日本人劫收;后来交给伪满州国成立松花江警备舰队;

65、1932年三月一日,由日本人支持的逊清废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了满州国,五月廿八日将原东北江防舰队之“利绥”,“利济”,“江平”,“江通”,“江清”各舰转交成立江防舰队;日人亦将原东北渔业商船保护局所遗的两艘旧巡护船(原“安海”,“瑞辽”两艇),十二艘巡逻帆船,与自盐务署,满铁,朝鲜拨来的船只各一艘,加上原奉军所遗法制水上飞机六架编成海上警察队;

66、1932年,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了想要建立一支将来能与闽系(马尾派,即当时称为「中央海军」的海军部与所辖第一,第二舰队)抗衡的嫡系海军,委由欧阳格在江阴创立了电雷学校;

抗战

67、1937年,抗战开始后,中国海军总排水量只有六万吨,是日本海军的三十分之一,九艘主力舰中的六艘是前清购置的;中国海军主要坚守长江防线和各个要塞港口,曾在江阴,马当,湖口,黄浦江等处以沉船锁江的战术顽强抵抗日本海军,并以鱼雷快艇袭击日舰,在较长时间里保障了淞沪-南京战场侧后方的安全,后来日军改用飞机对中国海军进行轰炸,中国海军死守防线不退,直至主力丧失殆尽;

旗舰平海号,逸仙舰,建康号等都被击沉,后两舰抗战胜利后,被归还中国;原来属于东北军系统的第三舰队,因被敌军包围,主力镇海号改装巡洋舰,同安号驱逐舰等在青岛自沉;海军官兵携带拆下的大炮组成炮队继续在陆上作战。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上战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8、江阴,虎门,武汉三次战役后,中国海军舰只基本损失殆尽,然而,中国海军却并没有屈服;海军部陈绍宽部长指示成立辰溪水雷厂,失去了战舰的海军官兵组成布雷队,继续和日军作战,海军布雷队穿越敌军战线,在敌后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补给线,令日本防不胜防;

69、1938年1月,裁撤海军部,成立海军总司令部,隶属军事委员会,陈绍宽任总司令,保留第1、第2舰队番号;建立海军炮队、海军特务队和海军雷队;

70、电雷学校在1938年六月廿八日突奉命取消,将所属十二艘鱼雷快艇及其它可用装备交予海军总司令部成立快艇大队参加作战;

71、1939年四月一日快艇大队撤销,九艘快艇编为两分队直属粤桂江防司令部,并重新命名为:“成功”,“天祥”,“壮缪”,“武穆”,“继光”,“廷弼”,“可法”,“世昌”,“杲卿”等;九月除岳飞中队的三艘德制艇因体积大无法以火车运输外,其余英制各艇皆撤入广西梧州与粤海舰队残存舰艇合组粤桂江防司令部;

72、1945年9月成立军政部海军处,12月改组为海军署,筹备重建海军;

73、1946年5月,海军署扩编为海军总司令部,参谋总长陈诚兼总司令,桂永清任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在此期间,先后收缴侵华日军各型舰艇船舶1400艘,从日本本土分得降舰34艘;接受美国援助舰艇131艘,英国赠送舰艇11艘,经过甄选,保留大小舰艇420余艘,总排水量约19万吨,编入战斗序列275艘,官兵4万人,组建成海防第1舰队和第2舰队、江防舰队、运输舰队及10个炮艇队;

74、1946年,海军派舰艇收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诸岛;

75、解放战争期间,“重庆”号巡洋舰等90余艘舰艇、3000余官兵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其余舰艇于沿海港口、岛屿解放之际,先后逃往台湾。

您还可以搜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种有哪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包括哪些兵种,人民解放军海军兵种,中华人民解放军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什么级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由什么等兵种及专业部队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种类,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兵种有哪些④

本文地址:https://caijingdemo.com/changshi/7445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