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

日期: 栏目:常识 浏览:7

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4条,相关中药材2味。

栀子干姜汤的基本资料

栀子干姜汤(《》)

处方栀子9克(劈)干姜6克

功能主治治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干姜汤古籍论述

栀子干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十四枚)干姜(二两)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栀子干姜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栀子 干姜 大下伤中,中寒则相火不降而身热不去,胃热上逆而心微烦。干姜温中以降相火而退身热,栀子清胃热而止微烦也。

栀子干姜汤《伤寒括要》

栀子 干姜 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病在上者.因而越之.其为吐一也.而所以吐则异.虚烦而兼少气.加甘草以和中.虚烦而兼呕恶.加生姜以散逆.腹满而虚烦.则中州之实也.入枳朴以宽中.大热而微烦.则中州之虚也.入干姜以理中.内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症有中外.治有重轻.适其所以为治.根据而行之.所谓良矣.

栀子干姜汤《伤寒寻源》

栀子(十四枚擘)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喻嘉言谓此乃温中散邪之法.余谓不然.温中不宜用栀子.且中已宜温.何堪再吐.按误下多阳邪内陷.此则虽经误下.而身热不去.微烦.则阳邪犹未入里.故可引之上越.必以干姜断阳邪入里之路.而栀子乃得载邪上出.一寒一温.相反而实以相成.此之谓圣.

栀子干姜汤相关中药材

1、栀子

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木丹,鲜支,卮子,支子,越桃,枝子,小卮子,黄,黄荑子,黄栀子,黄栀,山黄栀,山栀。

来源为植物山栀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虽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略加明矾)中烫,或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生境分布常生于低山温暖的疏林中或荒坡、沟旁、路边。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地。主产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此外,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果实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4.5厘米,粗0.6~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具有5~8条纵棱。顶端残存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红黄色,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粘结成团。种子扁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淡微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个大、外皮棕黄色、仁较瘪、色红黄者质次。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2、干姜

别名白姜,均姜,白姜,干生姜。

来源为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取,去净茎叶、须根、泥沙,晒干或微火烘干。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为扁平、不规则的块状,有指状分枝。长4~6厘米,厚0.4~2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在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质坚实,断面颊粒性,灰白色或淡黄色,质松者则显筋脉,有细小的油点及一明显的环纹。气芳香,味辛辣。以质坚实,外皮灰黄色、内灰白色、断面粉性足、少筋脉者为佳。

功能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您还可以搜索:栀子干姜汤的作用与功效,栀子干姜汤的配方,栀子干姜汤的配方各几克,栀子干姜汤的功效与禁忌,栀子干姜汤医案,栀子干姜汤用量,栀子干姜汤原文,栀子干姜汤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栀子干姜汤一天喝几次,栀子干姜汤配方用量④

本文地址:https://caijingdemo.com/changshi/61162.html

标签: